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或广东先行

2010年12月15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省内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有望在广州先行。

正在坎昆参加气候大会的广东省发改委资源节约与环境气候处处长林耀军向本报记者确认,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等相关工作已写入《广东省开展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已获得广东省政府批准,上报到国家发改委待审批。

一旦国家发改委批准《方案》,广东省将着手开展碳排放权交易的体制机制研究工作,在广东省建立中国首个碳排放交易所。

除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广东省开展国家低碳省试点的目的还在于突破发展瓶颈。广东省多年以来都是头号经济大省,但近几年面临可能被赶超的局面,而且资源环境压力非常明显。

据悉,广东的低碳发展从基础性工作做起。如编制广东省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的统计和核算体系,编制广东省低碳发展“十二五”规划,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体制机制研究,研究建立碳标识等低碳认证制度等。

目前,中国尚无地区性的碳排放交易。

所谓地区性碳排放交易,即在一个地区内有一个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约束指标。超过排放约束指标的地区,需要购买减排量,未超过排放约束指标的地区,可以出售富余减排量。这就是所谓地区内的Cap and Trade(总量控制与交易)。

林耀军表示,广东省意图以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来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责任,体现广东作为经济大省,承担减排任务以实现国家目标的自主行为。

中国已经有不少环境交易所,比如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广州环境资源交易所等,但目前这些交易所的交易以自愿减排交易活动为主。

自愿减排交易活动成交数量很小,据本报记者了解,迄今为止,中国一家环境交易所的自愿减排成交量不过几十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本报记者表示,只有强制减排,才会有大规模碳排放的买和卖。

碳排放交易的基础是制定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统一的模板作为指南,在模板还没有下发到地方之前,广东省做一些前期数据收集。”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廖翠萍对本报记者表示。

除此,广东的低碳发展还有更宽广的思路。如争取国家支持粤港澳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合作先行先试。加强低碳技术的联合研发推广,协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