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念起浅层地热“省钱经” 环保又节能
根据山东省地矿局地质勘查处研究员康凤新的解释,浅层地热能是指蕴藏在地表以下200米范围内的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具有可以开发利用价值的热能资源,这种划分将浅层地热能与传统的深层地热能区分开来。
“简单地说,浅层地热能利用原理就是将地表面与地下温度的差通过地源热泵技术提取出来,用于室内取暖或制冷,既环保又节能,是前景广阔的环保项目。”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院长刁乃仁教授在一次接受采访时称。而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今年3月下发的《关于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通知》中,浅层地热能被列为重要的推广对象,与其他可再生能源并列,被明确要求提高在建筑用能中的比重。
全国一流的浅层地热能示范园
章丘近郊山东省浅层地热研究推广中心,有一个灰白相间的院墙,四四方方的院子,为了防尘,院墙上特意罩上一层玻璃幕墙。“我们把这个四合院叫做浅层地热能示范园”,9月27日上午,山东省地矿工程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山东省浅层地热研究推广中心副主任常久春说,“毫不谦虚地说,这个示范园硬件配置在全国是一流的”。
新落成不久,这个示范园到目前还在调试过程中,不过挂在院落照壁上两张硕大的示意模板还是说明了这个示范园的独特。推广中心地热能工程公司设计工程师黄峰打开手中的遥控器,示意模板上流动的灯光形成了一个循环。“我们采用的是土壤热源地源热泵系统,”黄峰指指点点地介绍,“简单地说就是将几组U形管埋入地下,系统利用冬天、夏天地下与地表的温差,转化成能量,夏天制冷、冬天供暖。”
抽取浅层地热能的几组U形管,埋在院子里的空地里,而组合了压缩机、膨胀阀、四通换向阀、冷凝器、蒸发器等的地源热泵机组整合在一起,安放在四合院的西厢房里。正屋里,一台计算机实时收集、监控水流、地下温度场的变化。“首先这是一个示范工程,让人对地源热泵有直观的印象。”常久春总结,“其次是对浅层地热开发利用的数据收集,这个试验室即将进行的测试,将为山东乃至全国浅层地热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最基础、最准确的数据。”
山东浅层地热储量大使用少
9月17日到18日,全国地温(热)资源开发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研讨会在济南召开,包括中科院院士汪集旸、中国制冷学会副理事长吴元炜以及来自京、津、沪、鲁、蒙、川等20个省市区的相关专家、业界人士参加了这次会议。“规模大、档次高”,省地矿局地质勘查处研究员康凤新如此评价,“目前国内地热方面权威大都到场。”
会议结集出版的论文集有40余篇,几乎囊括了国内地热推广应用的最前沿研究。但论文集开篇部分———地温(热)资源与利用篇的10篇论文中,有9篇着重阐述浅层地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仅剩的一篇,探讨的则是深、浅层地热如何综合利用。省地矿局的一位负责人因此评价,“与传统的深层地热相比,浅层地热更受关注,虽然现在关于浅层地热依旧存有争议,但争议局限于如何科学、健康、可持续开发利用,专家普遍认为,以地源热泵为代表的浅层地热提取技术已经成熟,浅层地热大规模、大范围的开发利用显然已成为一种趋势。”
康凤新称如此高规格的地温(热)研讨会议在山东召开,与山东地热近年的快速发展有直接关系,“山东地热能资源丰富,近年来深层和浅层地热能研发利用的速度迅猛,浅层地热井数量以及浅层地热能供暖面积大幅增加”。但让康凤新遗憾的是,与北京、天津、沈阳等地相比,山东在地热能资源利用特别是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方面依然滞后。
早在2010年,山东省地矿局就对山东浅层地热能资源进行了一次初步调查,其结论为:山东浅层地热能资源丰富。省地矿局的初步测算结果是,全省城区每年可开采的浅层地热能的资源量相当于超过218亿吨标准煤,是目前山东省煤炭年产量的100多倍,而且山东四季分明,年内温差较大,最为适合开发利用。
但调查结果同样显示,目前山东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总体规模较小,利用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总面积不足2000万平米,这与山东浅层地热大省地位并不相符。与之对比,2010年,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就有超过8000万平米的建筑物采用浅层地热能制冷采暖。而按规划,沈阳2011年浅层地热能供热总面积将达到6500万平米,约占沈阳供热面积的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