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0万保障房推动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市场发展
在日前举行的“第七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如此表示。
“十二五”期间政府许诺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即便仅有一半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按每套3000元计算,也可以撬动540亿元的市场。这对于年销售六七百亿规模的中国太阳能光热行业来讲,等于一下子新增了小半个中国市场。
在此之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多次提出,一定要把价格低廉的保障房建成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的绿色建筑,大规模地推广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的应用,助推绿色建筑的发展。
按照住建部的要求,今年全国要建成1000万套保障房,投资将超过1.3万亿元,达到全国房地产投资规模的20%。仇保兴表示,“十二五”期间新建的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将首先成为“节能房”。
地方政府也在迅速行动,有统计称,目前全国共有20个省(市、区)和80多个城市出台了太阳能强制安装政策和优惠政策,要求新建建筑有条件的必须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
北京市出台的《北京市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及两限房建设技术导则》也提到,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应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并优先使用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两限房提倡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江苏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意见》,规定从2011年起,各地新建的廉租房、公共租赁房一律按国家和江苏省居住建筑节能标准设计建造,引导鼓励保障房创建绿色建筑。
江苏省住建厅副巡视员王如三表示,相对于达到建筑节能标准的住房,符合绿色建筑一星级评价标准的住房,每平方米造价成本仅高出50元,比较容易达到的。
而作为国内最早强制推行保障房绿色建筑标准的城市,深圳市在2010年就启动全国第一个按绿色建筑标准建设的1万套保障房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