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空调缘何行路难
2004年08月12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电力空调、燃气空调基本算是同时期走进中国人的生活,但电力空调的普及在今天仍远远超过燃气空调。
目前在推动燃气空调过程中遇到的阻力非常大,一个是改变消费习惯困难,要让暖通设计师、直接用户、经济学家在短时间认识到用燃气替代电力需要时间;另外,燃气空调价格太高也是制约其发展的原因。
有关专家认为:电制冷中央空调还是主导产品,况且,天然气也是我们的能源资源,如果按照人类使用某种资源的循环来看,有谁敢说某一天不会出现“气荒”?
裹脚前行?
近几日凉爽的天气让人们忘记了盛夏带来的酷热,空调厂家却没有忘记自己一如既往要占领更多市场的任务。
曾经的高温给了空调厂家诸多笑逐颜开的日子,“缺货”的急报一次次由各地经销商传达到厂家总部,“只好到什么货就卖什么”,一空调经销商看似无奈的话语里透露出来的分明是全面叫好的市场。
但夏天并不是让每一个空调厂家都乐此不疲。近日,在远大空调组织的一次论坛上,进一步占领市场的想法不言而喻,但似乎有些小曲儿好唱的味道。
远大空调以中央空调著称几乎业内众所周知,它所推行的燃气空调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但迟迟不见在市场上有大的突破。
据远大空调有限公司河南地区总经理宋德良介绍,从1992年由远大开发出中国第一台“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到现在,燃气空调在我国已得到一定范围的应用。
至于为何推广不开,究其原因,宋分析说,造成这种格局的原因有两点:1997年以前,中国电力短缺,电空调耗电大,燃气空调有一定市场,但是当时的情况是燃气不多,主要用油,但油的价格偏高,而且国家对油管制严格,抑制了燃气空调的发展;1997年以后,电力供应有了很大缓和,电力部门为抢占市场,采取降价方式,这些都是限制燃气空调发展的原因。
有关“燃气空调”的叫法,对许多终端消费者来说,还是相对比较陌生,简言之就是直接用燃气作为能源的空调,随着天然气的普及,天然气制冷和天然气空调成为一块新蛋糕,国内已有远大、长虹、双良、希望四公司生产的天然气空调面世。这些厂家也在向终端消费者越来越多地宣传“燃气空调有望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制冷产品”的“预言”。
其路漫漫
预言终归还是预言,它离现实毕竟还有一段距离。
机械工业部第六设计研究院顾问、全国暖通空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家平分析道,造成燃气空调市场难行的主要原因是:目前燃气价格偏高,所以在实际运用中费用要比电力空调贵,投资成本高,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用的时候都会斟酌一二,燃气空调与电空调相比,同样的制冷量,购买时的一次性投资大约要高出不少。
上个世纪90年代,燃气空调刚刚在市场上崭露头角,确实有部分品牌的产品不过硬。这些产品使用六七年后,制冷量严重衰减,有的制冷量甚至衰减50%,难以满足制冷的要求,影响了人们对燃气空调技术的信任度。“燃气空调使用的溴化锂在有氧状态下,会与金属发生反应,造成腐蚀,减少使用寿命,尽管现在不少厂家通过提高焊接质量,加强工艺控制,提高了气密性和真空度,据说这个技术难关已经克服,但电空调的使用期限是已经有先例的,消费者比较放心。”
张家平介绍说,这些是抑制燃气空调发展的几个因素,但它的前途还是有的,中间过程中要解决几个问题:一是天然气价格要降低,二是推广这类产品时,不能用这种空调去否定另一种空调,三是能否对电实行“峰谷差价”。
尽管不少燃气厂家非常确信地认为,中国燃气空调市场会再度进入爆炸增长阶段,不过,有关专家还是提出了不是那么乐观的看法:电制冷中央空调还是主导产品,即便是今天的中国中央空调市场,50亿元人民币的总份额中,一大半还是来自“用电的”而不是“烧气的”,拿郑州市场来看,天然气的普及率也仅限于市区。另外,天然气也不是用不完,天然气也是我们的能源资源,如果按照需求增长——电力紧张——增加电力供应——电力结构性过剩——刺激消费——需求增长——电力紧张的循环来看,有谁敢说某一天不会出现“气荒”?
“电荒”创造机遇?
在宋给记者的介绍中,他出示了很多燃气空调优于传统意义上的电空调的资料,比如节约能源、环保等方面。
他也承认,目前在推动燃气空调过程中遇到的阻力非常大,一个是改变消费习惯困难,要让暖通设计师、直接用户、经济学家在短时间内认识到用燃气替代需要时间;另外,燃气空调成本偏高也是制约其发展的原因。再者,撇开中央空调不说,宋告诉记者,燃气空调中家用的最小就是7匹的,只有别墅住户才用得起。
对燃气空调一次性投资成本高的问题,有关业内人士解释说,事实上,燃气空调的价格就同市场上空调的价格一样,年年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用户关注的是“比较价格”而不是“绝对价格”,因此,企业还要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尽可能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突破“技术瓶颈”,把成本降下来。
宋告诉记者,面对这种现状,上海、杭州等城市通过对企业限电来保障居民用电,同时大力提倡使用燃气空调,比如一方面将产业政策与能源政策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一方面用价格杠杆调节电力高峰负荷,进一步拉大用电峰谷差价,试行避峰电价,同时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比重,积极发展燃气空调,大力支持宾馆、办公楼等大型建筑使用燃气空调,降低和转移高峰用电负荷。
也就是说,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词“电荒”,似乎为这些商家带来了商机。
对于中国目前电力紧张的局面,多数专家的分析集中在经济的强势增长、居民消费用电的快速增长、农网改造后同网同价导致农村用电量增长、电源结构不合理、电力供需失衡等方面,但是在夏季,电空调的使用似乎让人们找到了这个结果的“罪魁祸首”,甚至还有数据表明,各地用于空调降温的设备用电已达到每日用电尖峰负荷的40%以上。
这些都成了燃气空调厂家站出来宣传自己极有利的证据,在他们看来,燃气空调从宏观来说,有“削电力之峰,填燃气之谷”,平衡城市能源结构之功效;从有关部门除了通过价格杠杆来促使企业错开用电高峰生产外,还通过行政引导来舒缓高峰期的用电压力,寻求政策上的支持。市场推广难,似乎成了燃气空调目前绕不过的门槛。
信息来源: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