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价格战中的中国空调市场
2003年01月06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2002冷冻年度的空调价格战还令许多消费者记忆犹新,2003冷冻年度的某些空调品牌又意欲重燃战火。一些牌子的空调已经降到了千元甚至千元以下,那么作为消费者,在购买空调时,仅仅从廉价出发,用1000元甚至更低的价格买到的空调与一套正常价格的高质量的名牌空调之间到底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便宜与需要之间的距离如果能用最少的价格买到最需要的产品当然是消费者求之不得的选择。近两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不少标明在千元价格的空调。一些厂家表示,1000元完全可以制造一台空调,外观与3000元的空调差不多,也可以制冷。但是有行家指出,因为他们采用的是低价的原材料。据报道,为了降低成本,有的空调企业在生产制造中已经在做手脚。比如,空调外壳一般用0.6厘米厚的材料,现在有的可能只用0.5-0.3厘米。
并不是说所有低价的空调都是低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部分厂家为了以低价取胜,对空调产品的性能进行了删减。单纯制冷制热、勉强达标的空调价格自然很低,但是购买后它的使用成本会不断增加。耗电量、制冷量等性能、舒适度的降低,会使消费者赔上更多的金钱与时间。而对于一款高效节能的空调来说,购买时可能价格很高,但是由于制冷能效比高,省电节能,十年下来就省下了一套空调的价钱。
随着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消费者的需求也越来越个性化、多元化,空调的节能性、舒适度、健康因素等都渐渐被消费者所关注。购买空调时,购买的不仅仅是产品的质量,还有健康与称心。
买一次性空调还是耐用性空调
空调现依然属于高档耐用消费品而非一次性消费品,它的价格包括材料成本、技术成本与服务成本等。买空调不仅要看它的质量,还要看它的技术含量、服务水平以及生产空调企业的发展潜力。一般来说一台空调的寿命应该是十几年,但那些质次价廉的产品的使用寿命往往不过三五年,更有甚者,有的消费者在去年的价格大战中购买的廉价空调使用不到一年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毛病有的甚至已经找不到生产者了。
要初级服务还是创新到位的服务
空调是一个特殊产品,售后服务保养显得更为重要,如果厂家在售后服务跟得快、跟得好,定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空调的安装与售后服务对于购买空调的消费者来说尤其重要。据有关部门和企业统计,超过一半的空调器故障都是由于安装不良导致的。有些低价空调本身售价已经无钱可赚,对空调安装等服务自然能省则省。有的产品过去每台空调200元的安装费现在只要100元,原因何在?原来是把过去请专业技术人员安装,现在改为请民工来安装,只要能挂上就行。低价的产品往往配着低价的服务:简单的空调安装,没有强大的服务网络,这样的初级服务怎能让消费者放心?一向以优质服务闻名的海尔空调早已推出了一种创新的服务叫无尘安装和安全配电,也就是说现在安空调不必像过去那样尘土飞扬了,尤其自己家的电源如果离空调远时,还可免费拉电。这样创新到位的服务加上优质的产品更能取悦消费者。
所以在空调业,售出产品是一次竞争,售后服务是二次竞争,二次竞争在更高层次的市场竞争中,更能体现一个企业为用户服务的精神。消费者在购买空调时,应冷静分析,理性消费。
价格战中冷思考
2003年,中国空调器市场压力会很大。从国际市场需求看,美国、日本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对我国出口产品产生较大负面效应,而国内市场的压力则来自行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需求的规模、速度不同步。近350家空调器厂的扩产和2002年的凉夏留给2003年大量的库存,而空调压缩机2003年扩能增产的大放量给整机厂增扩产带来动力。因此,2003年空调器市场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业内人士指出:虽然价格战是空调业一个必然的趋势。但国内名牌企业不应以牺牲价格体系为代价,拼命冲量,更明确的还应是以品牌建设作基础,依靠稳定的质量、合理的价格来确保经销商的经营空间和消费者的最终利益,确保长远竞争的优势。历经2002年价格洗礼的空调行业,今年将进入全方位的全面竞争,而非单纯价格因素。
--摘自《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