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供热事故基本解决故障频出为哪般

2011年01月21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1月18日凌晨,中国华电集团哈尔滨发电有限公司电站锅炉发生故障,造成所辖区域内27000户居民供暖受到影响,经过紧急抢修,19日下午,供热全面恢复。

停止供暖事件高达130多起

据不完全统计,这个供暖季,哈尔滨因水管爆裂等原因停止供暖的事件就达130多起,去年(2010年)12月,一次水管爆裂甚至一度切断了12万群众的供热。

供暖事故频现,原因究竟何在?冰城哈尔滨,这个冬天供热管线为何如此脆弱?

19日14时,在哈尔滨市民赵女士的家里,可以明显感觉到一股暖意,这次供热事故大约持续了一天半左右的时间,和前几次市区大面积供热中断相比,赵女士觉得,他们还算幸运。

赵女士:大约好像是17、8度,感觉好像这样。比18号强多了,18号早上冷!在屋里还要穿厚衣服。

直接影响2.7万户居民取暖

18日凌晨的故障,直接影响了哈尔滨27000户居民的供热采暖。好在供热企业及时抢修,目前机组已经恢复正常。哈尔滨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工作部主任王朕毅表示,最近天气特别冷,企业不得不让大部分机组超负荷运行,锅炉和人一样,长时间运动不休息,难免会出现问题.

王朕毅:哈尔滨的严冬时期非常长,我们厂为保证供热的顺利进行,机组都是超负荷运行,加大了磨损,所以导致了泄漏故障,如果是正常运行的话,我们随时有备用锅炉,用来替换,对替换下来的锅炉进行检修,发现缺陷进行处理。但现在五台锅炉中的四台都是满负荷运行,这就不能像平时一样停下来检修。

哈尔滨市供热办供热管理处处长邹为群说,相比往年,今年(2011年)的供热管线是有点脆弱。至于病因,天气还是次要的,主要是过去欠账太多,陈旧管网严重影响着供热的连续、安全和稳定。

邹为群:哈尔滨市现在普遍存在一个问题,供热设施老化,因为哈尔滨市很多供热管网都是7、80年代建立起来的,尽管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安排一定资金对陈旧供热管网进行更新改造,但是更新改造的投入量远远不足,所以导致哈尔滨供热市场存在管网老化严重的状况,到目前为止还有四百多公里的管网急需改造。

公共设施维护成本或成障碍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陈洪波研究员认为,在国内,供热管网属于公共设施,虽说爱护公物人人有责,但是各地财政收入存在差异,有的地区单靠财政投入去支撑,只能是杯水车薪。

陈洪波:像北京这样地方财政收入比较好、经济条件比较好,(供暖设施维护)基本上可以保证,但是在有的地方,经济不那么发达的,可能就未必有这么充裕的财力来保证(供热)很好的运行。在以公共投入作为基本保障的前提下,应该利用市场机制,但是政府提供基本保障(给中低收入人群),和发挥利用市场机制之间,怎么做到一个平衡,这是很难做得很好的。

邹为群坦言,旧问题还没解决,新问题就已经摆在眼前。城市的高速扩张和节能环保的任务需要同时推进,可现实是高耗能高污染的小锅炉房拆起来痛快,可代替这些小锅炉房的新建、扩建供热企业却往往不能同时投入使用,这就让供热单位感觉更加力不从心。

邹为群:这个缺口不是城市供热的缺口,而是拆并网工作推进的缺口和城市发展速度迅猛增加的缺口。比如说哈热六期(工程)就是按照国家压小上大的要求,先把两台10万机组拆除了,然后再上两个30万机组,在这两个10万机组拆除再到三十万机组上马之前,就存在一个空挡时期。尽管哈尔滨热电厂采取增设热水锅炉,保留一台65吨的电站锅炉等措施,但是这个时期对老百姓的供热质量或多或少会造成一定影响。

节能减排是为维护公众利益

对于这种做法,陈洪波研究员指出,上大压小符合节能减排的政策,有其合理之处,但是节能减排的初衷是为了维护公众利益,必须处理好衔接环节。

陈洪波:尤其在北方,哈尔滨那么冷,你不能保障群众基本需求的情况下,你就盲目的拆小,不是很合理,应该事先有规划,(这种困境)本可以避免,整个的规划和项目周期的安排上是可以避免的,就是节能减排,也是五年前就提出来的了,也不是今天就提出来了,很多地方现在拉闸限电,都是过去没有努力,到最后要算总账了,才去采取很极端的措施。我认为这是不应该的。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