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季促销能否为空调业燃起一把火

2002年12月03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空调大战热寒冬11月20日,以经销空调起家的家电连锁巨头苏宁宣布,经过与10多家空调主流品牌半个多月的密谋,将在华东、北京、西安、重庆各地同时以超低价格强行启动2003年度空调市场。届时,10多个品牌30多款机型平均降幅超过10%,最高达30%以上。如LG1匹冷暖机降价后已低到2000元之下,而美的2匹冷暖柜机更是首次跌破3000元大关。 与苏宁相似,记者从各大商场获悉,各大空调厂商联合商场在近期推出了各式各样降幅惊人的反季促销活动,如在国美,长虹和新科的柜机均打出了“送现金”的优惠广告;美的小2匹变频空调机也由原来的3800元降到2600元,甚至送6年的金卡。此外,如乐华、志高、银燕、奥克斯等素有“黑马”和“活跃品牌”之称的空调也一路“杀”到了1500元左右的低价。乐华声称,要在长江以北地区各大商场展开“破冰行动”,在大冬天热卖空调。其手头“砝码”是乐华这次将1匹、1.5匹冷暖电辅机型价格分别降至1900元和2180元,据称为市场上同类机型最低,因为目前市场上带超低温启动技术的空调机型,1匹机价位在2300元至2600元之间,1.5匹则多在2500元至3000元左右。宁波奥克斯更是不甘寂寞,继9月11日发布攻打广东计划后,11月21日又宣布从即日起10天内不限量向广东市场推出“一分钱空调”:以低于原市场售价200元的优惠价4388元推出特地为广东市场生产的一批专供机型KF-60LW/TA(小3匹),消费者只要购买该机,再加一分钱便可以买到一台价值1668元的KF-25GW/H(1匹)分体挂机。 市场人士分析,今冬的空调市场一改以往仅由少数“活跃品牌”降价作秀的局面,不仅活跃品牌全部赤膊上阵,连一向倨傲的所谓“主流品牌”也屈尊登场,而且经销商更是充当起反季促销的急先锋,弄得一时间,寒冷的冬日里空调市场热火朝天、硝烟弥漫,实在耐人寻味。 空调业格局将改变 苏宁如此急于启动空调市场的原因,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实在是因为“不堪回首”2002年度空调销量的大幅萎缩。据国家经贸委统计:2001年国内空调销售突破1400万台,2002年下降为1300多万台,但一些中小品牌的空调却由于企业促销动手早、反应迅速,在萎缩的市场里获得发展。相比之下,一些主流品牌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眼下2003空调年度已过去1/4,市场仍是一片沉寂,面对高达五六百万台的库存量,不仅商家心急如焚,厂家更是寝食难安。 厂家之所以寝食难安,乃在于眼下空调市场格局的微妙。在人们心目中,美的、海尔、格力无疑是主宰空调命脉的“老三家”,凭着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与完善的网络,他们在2001年前后几乎占了中国空调市场的半壁江山,但是,到了2002年,尽管老三家雄风犹存,但它们对市场的垄断地位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空调业正式进入了“多品牌狂欢时代”(起码在国内市场是如此),空调“活跃品牌”的加速抢滩,成为中国空调业最引人注目的现象。 有关人士分析,2003空调年度将是空调行业格局发生大变动的关键一年,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正处于空调市场大决战的前夜。来自中国家电协会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空调厂家今年有将近700万台的库存。而在坊间另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2001年的500多万台库存到了2002年,又变成了1000多万台,总计200亿元的库存象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在400多家空调厂家的头上,2003年的营销策略都必须以此为依据演绎着精彩纷呈的市场攻略。已初步在市场上确立了自己市场地位的“活跃品牌”自然不愿错失进一步“反攻”的良机。如再加力发动攻势,完全有可能跻身第一集团之中。 “陈粮循环”存隐患 即使采信中国家电协会的统计数字,将近700万台的库存也是中国空调史上的第一次。如同中国彩电业曾经历的从“黑马”到“病马”再到“死马”的过程一样,国内空调市场正在重蹈彩电业复辙。中国彩电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暴利导致众多厂家的一哄而起从而在9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巨大的库存,然后就形成了旺季巨量过剩,于是就发生了淡季价格战,下一个旺季还要消化上一个旺季的“陈粮”的恶性循环,“陈粮循环”急速降低行业利润,使整个行业没有赢家。 空调业库存的出现也已经预示着空调也进入这样一个“陈粮循环”阶段,这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来说是个巨大的危害。 一些日本家电专家们认为,中国空调的质量隐患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的话,在未来两到三年时间之内,低价空调的质量问题开始大面积显现的时候,整个中国空调行业的信誉将受到极大伤害。 慎买“低价空调” 这种危害也不可避免地殃及到消费者身上。来自中国质量协会的消息,近年来,空调的质量事故越来越多,近日,某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市场上的低价杂牌空调进行了市场抽检,20批次只有12批次合格,有四成空调的噪声以及制冷制热等性能存在问题,另有8家企业的空调噪声不过关。中质协有关负责人分析,一些超低价空调除了在材料、渠道、服务上偷工减料降低成本之外,最为主要的是几乎没有正规的品质保证系统,更为让人担心的是很多品牌目前的盈利状况根本没有能力支撑未来产品售后服务的费用。没有制造与服务的保证,质量隐患将大大增加。 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并不是说所有低价的空调都是低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部分厂家为了以低价取胜,对空调产品的性能进行了删减。单纯制冷制热、勉强达标的空调价格自然很低,但是购买后它的使用成本会不断增加,耗电量、制冷量等性能、舒适度的降低,会使消费者赔上更多的金钱与时间。 --摘自《中国消费者报》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