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国“问题”空调调查报告
2003年05月31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第一部分关于调查报告
一、报告调查时间
2003年1月至2003年4月(注:由于非典因素影响,第一季度调查时间
延长到4月份)。
调查问卷情况:2003年前4个月调查期内共收到来自全国的问卷9810份
(包括各地报纸回馈问卷、网上回馈问卷、电话回馈问卷、大型卖场随机问卷共五大
类),其中有效问卷7500份;共计16304台空调接受调查,其中“问题空调
”7173台,约占调查空调总数的43.99%。
二、关于“问题”空调
所谓“问题”空调即指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品牌信誉、产品价格等诸多与消
费者关联的各个方面,其中有一方面存在与消费者有消费纠纷的空调。
三、调查媒体
经济参考报、经济参考报网络版、新华网、燕赵都市报(河北)、华西都市报(
四川)、现代快报(江苏)、大河报(河南)、北京娱乐信报(北京)、今早报(陕
西)、三湘都市报(湖南)、青岛财经日报(山东)、北方晨报(辽宁)、电器制造
商杂志等13家媒体。调查网络基本覆盖全国。
四、活动得到多家空调企业的支持
活动同时得到了海尔、LG、新科、长虹、科龙、奥克斯、新飞、小天鹅、美的
、东洋电机、春兰等多家空调企业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
第二部分中国空调市场最关注的六大问题
一、健康成为影响空调消费的第一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健康成为第一季度消费者选购空调产品时最关注的因素,占调查
总数的32%,然后分别是质量29%、服务20%、价格11%、品牌8%。
健康一跃成为购买空调的首选因素,与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密不可分,尤其
是非典疫情爆发以来,消费者更加关心自己与家人的健康。反映在空调消费上,就是
对于杀菌、氧吧、洁净等健康类空调产品更加青睐。调查显示,消费者不再把空调作
为单一的制冷或制热的温度调节机,空调能不能杀菌、消毒,能不能改善室内空气质
量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质量、服务分居二、三位,则反映出市场上的空调并不是“同质化”的产品,它
们在技术含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等方面仍存在很大差别,消费者需要仔细甄别,
这与目前行业存在的产品同质化的看法存在巨大差别。
目前的中国空调业正处于一个以产能高速扩张、价格战频繁、库存“陈粮”增加
为特征的时期。由于缺乏严格规范的市场管理,产品、服务质量良莠不齐。尤其是一
些小作坊式企业,在没有任何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安装服务保障的情况下,就以超
低价格盲目冲击市场,给整个空调产业造成极大混乱,出现了大量有关质量和服务问
题的投诉,从而导致消费者对产品及服务质量保障缺乏信任。
价格作为影响空调消费的主导因素进一步减弱,这与非典的流行有极大的关系。
消费者以价格差异作为选购产品的参照坐标本无异议,但由于眼下的空调市场缺乏规
范的市场管理,产品价格存在“猫腻”,性价比不合理,更有大量超低价格的“水货
”产品充斥市场,因此,消费者在选购空调时绝不能仅重价格,一定要综合性能、质
量、服务、品牌等多种因素,才能买到真正物美价廉的产品。
品牌信誉度成为消费者选购空调时的重要考虑因素。消费者已经意识到,选购一
件高美誉度的空调,就等于购买了一份长期保险,它不仅代表了企业对顾客的忠诚度
、产品质量保障、信誉保障,有时更会为顾客带来一种因使用该产品而产生的自豪。
空调业发展至今,品牌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企业或者产品的代码,它具有的无形价值也
同样可以用资产衡量,但品牌排在购买空调必须考虑的6种因素的最后,说明消费者
购买空调的时候不是盲目地直奔品牌,而是要对品牌所包含的多种因素进行立体式的
考察,之后再做出选择,这反映出消费者已经对虚假承诺有了清醒的认识。
二、制热效果差是最大的质量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制热效果不佳是出现最多的问题因素,达到问题总数的35%,
其次为噪音大、制冷慢、制冷剂泄漏、遥控器失灵、其它等等。
制热效果不佳是消费者反映最多的单项问题因素,这与2002年末和2003
年初,遍布全国的大面积寒流有关。当时寒流过后,中国空调市场曾出现大批对空调
质量和服务问题的投诉,最主要的就是制热问题。而“问题空调调查”的开始时间为
此次风波不久,因此“制热问题”荣登“空调问题”榜首。但随着天气日渐炎热,“
制冷不佳”可能会成为下一季度投诉最多的问题因素。
近两年来,许多企业纷纷加入空调器制造行业。少数企业技术力量薄弱,为了降
低成本,不顾空调器的使用性能指标,甚至偷工减料,导致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并给广大消费者造成财产、精神等各方面的损失。
噪音过大也与压缩机和整机质量有关。由于空调组装企业的增多,形成空调器压
缩机生产能力相对不足的局面,一些企业放松了对关键零部件压缩机的进货检验关,
或忽视了压缩机与整机性能匹配问题,都是造成制热效果、制冷量、能效比、噪音指
数等性能指标不合格的因素。同时,由室外机带电、电容质量差造成的安全隐患,安
装服务质量差、虚假宣传等其它因素,也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多次提及。
三、高端空调的市场份额会进一步扩大
在产品价格层面,调查结果显示:2001元至2500元的空调是消费者购买
最多的产品,其次为3001元以上空调。由于健康问题上升为首要的影响空调消费
的因素,而健康类空调的价格相对较高,因此,预计高端空调的市场份额会进一步扩
大。然后依次为1601元至2000元、2501元至3000元和其它价格的空
调产品。
众所周知,2001元至2500元的空调多为家用挂机,相对来说技术成熟、
质量可靠、功能较完善,其中一大部分更是每年空调厂商的主推产品或新品机,具有
相对稳定的市场美誉度,因而吸引了现阶段我国主要的购买力阶层——工薪阶层的视
线。
3000元以上的产品多为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健康空调或家用柜式空调。其受欢
迎度位居第二,一方面是因为这部分产品具有相对独特且完善的功能,款式新颖时尚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2501元至3000元的产品竞争力相对较弱,处于2001
元至2500元和3001元以上的夹缝中,属于“高不成低不就”类的产品:在功
能方面不及3001元以上的完善、新颖、多样,在性价比方面却又不及2500以
下的实惠,故而收入相对较高的阶层,就将目光投向了功能更新颖、外观更时尚的3
001元以上产品。
尤其是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人均住房面积的增加,功率强大的柜式空调越来越
受到收入较高的家庭青睐,而其在制冷能力方面,的确也是其它空调所不能比拟的。
更有人倾向于客厅柜机与卧室挂机的组合式空调结构,而这将会更加有力地推动柜式
空调和2001元至2500元普通空调的发展。
四、市场对空调服务最不满意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有67%的消费者觉得空调产品服务质量一般,其次为不
好、好、没有。
由此可见,目前的空调业服务仍存在很大弊病,比如安装质量不高、安装方式麻
烦、服务态度不好、缺乏规范的整体服务意识,从而造成用户的不满。更有些不规范
、甚至不法经营的小品牌,混水摸鱼,经常制造一些无售后服务的短期品牌和产品,
导致空调行业存在巨大的服务隐患。
来自行业的测算数据显示,由这些机会主义小企业抛向市场的问题产品占整个市
场容量的30%左右,也就是说,大约每年有30万台左右的问题空调流入市场。目
前市场上已经有大约将近200万台的空调产品没有质量与维修保障。
认为服务质量好的消费者仅占11%。在调查问卷中,有超过21%的消费者希
望空调都能实现“无尘安装”、“安全配电”,并希望其它企业和服务人员能向著名
品牌的特色服务看齐。同时,消费者还呼吁空调行业能尽快出台一种整体规范的服务
模式,并早日杜绝旺季临时组建民工安装队的现象发生。
五、大品牌成为再次购买选择的重点
消费者再次购买要选择的品牌主要集中在大的品牌群中,调查结果显示:海尔以
22%的优势,成为消费者再次购买的首选品牌,其次为美的、三菱、LG、春兰、
格力、新科、长虹、其它。
优势品牌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可靠的质量保证、满意的服务保障、合理的性价比
,都是消费者在有过上当经历后,再次选购时最为看重的因素。海尔、美的、三菱、
LG成为本季度消费者青睐的再次购买品牌,反映出这些品牌是名副其实的优势品牌。
六、机会主义的逃逸品牌引起关注
三线品牌及杂牌产品则成为消费者反映最多的销声匿迹品牌。杂牌逃逸的可能性
比较大,并占到所有逃逸品牌的绝大部分,已经引起消费者的反感。
市场不规范也给空调市场带来了相当大的危害。由于缺乏政府引导和规范,品牌
林立的后果就是小品牌逃逸,更有甚者依靠不断更换产品品牌获取生存,单这一项每
年就有200万台出现无人维修的问题空调抛向市场,从而导致整个空调行业信誉下
降,消费者利益也受到损害。因此,有过购买杂牌上当经历的消费者都在严肃地提醒
要警惕这部分杂牌,避免上当受骗。
——安徽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