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能效指标调查报告”发布

2011年08月16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8月4日,江森自控建筑设施效益研究院在北京正式发布2011年“中国能效指标调查报告”。报告显示,随着我国节能政策的相继出台以及日益增长的能源成本,我国的管理者们正在更加积极的采取建筑节能措施。此次共有6个地区的450名中国企业领导接受了调查,比去年的321名增长了43%。所有受访者的工作职责必须包括:负责其所在机构建筑设的能源预算工作,评估并监控能源使用,以及建议或批准改善建筑能效项目的行动。

江森自控建筑设施效益研究院在调查中发现,节约能源成本依然是推动中国能效发展的首要驱动力。与此同时,中国“十二五”规划指导下的现行能源政策也是影响2011年中国能效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报告显示,现行能源政策在所有驱动因素中从去年的第八位上升到了今年的第三位。此外,有82%的受访者预计,相关政策将对他们的能效投资产生中度或显著影响。本次调查同样揭示出全球的建筑管理者在实施能源相关的改造时仍旧面临资金不足的困境。

——可用资金成为首要障碍

在中国以及其他受访国家,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正成为发展能源效益所面临的关键阻碍,这一选择已经从去年的第四位上升到今年的第一位。以下是一些关于能效项目融资的调查结果,包括:

在视缺少资金为第一障碍的受访者中,有40%的企业表示没有足够的内部资金。

将近五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在选择合适的融资机会时面临困难;同样百分比的受访者认为,很难以合适的价格获得外部融资。

重大能源效益投资的回报期限最长可达3.5年。

——工商界企业引领能效改进

商业及工业领域的主管正积极引领能源效益的发展并将其讨诸行动,领先于包括政府、教育和医疗在内的机构。工商界企业通过采取三项最佳实践来完成更多节能项目,包括:设定减碳及节能目标;定期分析能源数据;以及增加人力来管理能源效率。

去年,在实施能效改善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中,工商界企业与公共机构相比,其行动更为积极,如:改善建筑暖通空调设施及控制系统(工商61%,机构48%),采取能源供需管理措施(工商63%,机构44%),采用智能电网及智能建筑技术(工商56%,机构42%)安装可再生能源系统(工商50%,机构32%)。

——采用多种技术

根据今年的能效指标调查,企业及机构在减少碳足迹方面所采取的排在前三位的方式有:提升建筑能效(27%)、安装可再生能源系统(15%),以及购买绿色或可再生能源(15%)。

在所有接受调查的企业中,过去十二个月内采取最多的能效措施包括:改善照明系统(74%)、能源供应管理和能源需求高峰管理(62%),以及暖通空调设备的控制管理(58%)。在被问及未来十年间最具市场增长潜能的节能技术时,位列前三的分别为:太阳能光伏技术、智能建筑和照明技术。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