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价格再度成为焦点 涨价要胎死腹中?
2004年05月21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随着旺季市场的到来,空调价格再度成为厂商、消费者所关注的焦点。一些空调厂家迫于原材料上涨和价格恶战之累,开始发出涨价的声音。与此同时,作为空调流通渠道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国美、苏宁等商家们却正酝酿着一轮又一轮的空调降价风暴。
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空调产品的单价正保持着每年10%以上的速度下滑。不过,从2003年末开始的原材料持续上涨则为空调厂家突围恶性价格竞争,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厂家仍然需要抢夺和保证一定的市场份额,谁又能够承担起涨价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因此,涨价的声音多少有些“雷声大雨点小”的嫌疑。
而且,我们更加无奈地看到,即使厂家在经历了持续价格竞争的恶性循环之后打算以涨价收场,却又遭遇了来自商家的强烈抵抗,这种抵抗主要表现为一些大型的家电连锁企业身上。对于这种商家而言,通过极具冲击力的价格为纽带,从而能够实现肃清渠道中其他竞争对手的目的。
层层压榨和剥削之后的价格体系,造成了厂家这一最大受害者。是在缺乏合理的利润支撑下,厂家只能采取一些非正规手段,比如降低生产成本、或者转产停业。但商家却保持着一定数量的合作伙伴。
价格作为决定经济产业发展的一个决定性杠杆,理论上是价格越便宜,消费者越得利。短期来看,消费者的确是获得了低价的产品;长远来看,消费者却在无形之中承担着来自厂商非理性行为的种种后果。
因此,近年来在市场的推动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不再唯价格论,品牌、功能、服务等多种因素开始实现与价格因素的平衡,并逐渐确立了理性消费的趋势。正确的产品市场价格定位也应当是建立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必须遵循消费者的意愿。
信息来源:赛迪网中国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