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功能走向多元化
今年我国冰箱生产将全面推行强制性节能标准,并从7月份开始,市场上的电冰箱都必须贴上“能效标识”的标签。这一国家行为将促使中国冰箱业继续走节能路线。
目前,国内一些著名冰箱生产企业已经依靠技术实力展开了节能市场攻略。例如海尔冰箱早在1999年就率先达到欧洲A级能耗标准,获得德国政府50马克/台的补贴。继2002年有6种型号率先通过了欧洲的A+节能标准后,2003年又有4种型号产品通过了欧洲TNO检测机构的A+节能认证,获得了节能补贴,也为中国的节能冰箱出口国外市场打开了第一个突破口。
政策方向是反映用户需求的结果。今年国内冰箱企业开始“重新洗牌”,围绕“节能冰箱”这一核心主题,进一步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节能冰箱将大行其道;反之那些高能耗、无法实现节能技术升级的产品将不可避免地被淘汰出局。
高消费群体决定了冰箱的多温区
在向全面小康生活方向努力的中国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苛刻过。他们所要求的冰箱,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能够冷藏、冷冻食品的容器了,而对食品的营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是应该放进冷藏室,但牛奶、蔬菜和啤酒所需要的最佳营养温度是不一样的;同样是应该放进冷冻室,但冰冻一周和冰冻一个月的食物,其需要的冰冻温度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冰箱的营养化,中国冰箱业要走的路还很长。最近,海尔推出了一款小康型的智能四温区系列冰箱。这款冰箱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不同食品的最科学保存状态,针对食物的营养成分增加了0℃保鲜区和-7℃冷冻区,不仅满足了用户的新需求而且还打破了传统的冰箱设计结构,开始了让新鲜“各就各位”的新征程。生活频率加快决定了冰箱的智能化、大容积“中国白领”、“金领”阶层的日益壮大,生活频率的日益加快,又决定了冰箱的大容积、智能化方向。视“时间就是金钱”为第一要义的他们,再也不愿意在调节冰箱档位这样的小问题上浪费时间了,他们需要更智能、更简单的冰箱产品,最好就是几个按钮就能将所有问题全部解决。生活频率加快的另一表现就是“一次购物,一周享用”。也就是说,他们通常的生活方式是:周末买回一堆食品塞进冰箱,然后一周之内就不用再为吃而浪费时间了。这将使冰箱大容积化的趋势持续下去。
大冰箱在国内有很大的潜在需求,但由于开发大冰箱需要很大的投入,并不是每个企业都有这个能力,目前在国内拥有开发大容积冰箱技术和制造能力的只有海尔一家。“新生代”决定了冰箱个性化、时尚化 在中国,意识超前、引领潮流的消费群体正在不断壮大,而且他们正在日益成为时尚消费的主力军。他们的消费取向对于冰箱生产厂家来说至关重要。对于他们来说,冰箱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容器,除了要求功能先进,操作简单外,他们更注重冰箱的外观。他们相信第一感觉,他们崇尚个性、时尚、与众不同。他们的要求将导致冰箱产品的进一步“改头换面”。
对市场反映敏感的企业已经捕捉到了这一讯息。打破传统的冰箱模式,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开发不同用途的冰箱,放在卧室的静音冰箱、可随处移动的车载冰箱、专为女性设计的化妆品冰箱……“让冰箱走出厨房”是一项新的尝试,也是冰箱业现在最时尚的事。
--中国空调制冷网 小新 摘自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