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效新标准改写空调业规则

2004年09月28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编者按:近日,国家有关部门颁布三项空调能效国家标准,将空调能源效率标识为1到5级,能效低于5级的产品不允许上市销售。新国标大大提高了原来的能效标准,对空调行业带来了很大震动和冲击。本报今日策划推出这个专题,分析新政策推出的原因、影响,企业的应对策略以及各方人士的看法,以飨读者。 提高行业门槛 加快洗牌进程 提高能效是系统工程,难度较大 商报记者 邓 庄 报道 “空调业的日子很难过”。绅宝空调董事、总经理张灿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国家此次公布的空调能效新标准,提高了空调行业的门槛,加速了行业“洗牌”的进程。 空调行业“大洗牌” 张灿群介绍说,顺德目前还有家用空调、商用空调、制冷未端设备生产企业十多家,但今年已有六七家空调生产企业停产、转产,而从全国来看,有50%的企业退出空调生产领域。 张灿群分析了空调业洗牌的原因,大品牌降价,原材料价格上升,中小型空调企业在采购、生产、营销等各个环节都没有空间,利润急剧下降,再加上空调业(上游)资源不足,上游原材料、压缩机等供应商在选择下游的合作伙伴,没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很难得到上游的支持,如东芝压缩机就只向国内前十名空调厂家供货,而空调新能效标准的实施更会加剧这种洗牌的进程,明年将会有更多的企业倒下去。 提高空调能效是个“系统工程” 张灿群说,提高空调能效,涉及到技术和成本问题,比如材料选用、整机匹配、工艺制作、内部结构清洁度等,企业的技术水平要相应提升;提高能效,企业成本必然会上升,空调售价也要上调,市场能否接受,消费者是否愿意购买,这也是一个问题。 张灿群表示,面对能效新标准,绅宝目前在寻找能效比与成本的平衡点,我们将从技术和材料两方面来消化,选用新材料,提高技术水平,同时通过内部管理来消化成本上升的压力。 “市场监管也是一个问题,目前市场上约有30%的空调的能耗低于新国标,即低于2.6,一些厂商还采取‘小机标大’的方式,把制冷量虚高,蒙骗消费者,因此市场监管能否到位,直接影响能效新标准的实施效果。”张灿群说,现在的空调生产是由当地质监所来监管,由于受地方保护政策等的影响,各地监管力度和水平都有区别,这会造成各厂家的能效比水平参差不齐,新标准的实施流于形式,因此国家应有一套如何监管的办法出台。 提前介入 赢得先机 格兰仕加大技术投入,抢搭节能快车 格兰仕空调早在2001年就已出口到欧洲,目前有90%的空调出口。而早在几年前,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立法,将空调能效比指标作为主要的技术壁垒。欧盟已经在几年前实施了首个能源政策,其效率标识范围为2.2至3.2(7个等级),且已从2004年起生效。目前在美国,空调能效比低于2.8就不准在市场上销售,在欧洲,这个标准更是达到了3.2。格兰仕企划部部长陈娟认为,我们的节能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次国家出台3项空调能效标准对格兰仕来说不存在技术投入成本上的影响,反而是机遇大于挑战。 大打“节能牌” 据悉,截至6月底,中国增速最快的格兰仕空调2003年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高达260%,以“出口二强”之势引领着中国空调行业出口的高速发展,预计总外销数突破220万台,加上约60万台内销,总销量约280万台。今年格兰仕主打“光波”和“节能王”主题品牌。8月份,格兰仕响应国家号召,继上海实行“节能公示”之后,率先在全国部分地区进行节能公示,明确标明空调节能指数,大打节能诚信牌;同时,格兰仕、科龙、新科等纷纷推出“节能王”系列,共同掀起中国节能空调的达标运动。 行业集中度增强 利润空间提升 陈娟认为,此次空调能效国标的出台将会使得空调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一批小企业将可能会被淘汰,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内空调行业进行了整合,规范了整个市场,那么就更加有利于格兰仕等空调企业的发展。经过十年的发展,空调业竞争日益白热化,行业利润剧降以至微利,此次能效国标的出台将可能提升空调的市场利润空间,市场竞争更加合理化。 据陈娟透露,格兰仕目前在技术上的投入大约占5%左右,随着国外以及我国在空调能效上的要求越来越高,格兰仕不得不加大技术上的投入,目前正计划与美洲国家合作引进空调变频技术。陈娟认为,技术上的加大投入加上原材料的涨价,空调市场毛利润越来越少,目前格兰仕正筹划空调涨价。 在去年12月奠基的格兰仕集团中山基地,格兰仕空调将在此计划“2004年首期工程300万台”、“三至五年内年产1200万台”的目标。格兰仕显然想再创造一个像微波炉一样的“空调世界第一”。陈娟认为,未来节能空调肯定是空调业的一个主题,格兰仕不可能错过这个商机。 用低成本做高效节能空调 制冷专家郑祖义认为,只要真正掌握高效节能技术,就可以有效控制成本 “高效节能是空调产业发展走向成熟的必然趋势”,科龙空调公司总经理郑祖义博士说,科龙空调把“高效节能”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高效节能是产业发展趋势 据统计,今年我国房间空调器的产量将达5000万台、商用空调产量达到20多万套;而我国房间空调拥有量已在1亿台左右;商用空调拥有量在120万套左右,在夏季用电高峰时期,空调用电负荷高达城镇总体用电负荷的40%左右。 郑祖义是清华大学博士和制冷专家,也是高效节能的坚定支持者和实施者。“我始终感觉自己所从事的是令人遗憾的行业”,郑祖义对空调业高能耗的危害深感忧虑,“空调是大能耗的产品,在为消费者提供舒适的同时,又对人类环境带来破坏,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设计产品要考虑高效节能环保,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郑祖义说,撇开名目繁多的各种概念炒作,空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集中体现在产品的节能高效上,做高效的产品,抓住企业核心技术,要把消费者对空调企业实力的鉴别放到高效上来。2004年科龙新研制成功的数码双效王能效比高达6.65,经测算这样一台空调在环境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制冷效果差不多抵得上3台普通空调,但耗电量却可以节省一半。 “产业的发展方向最终还是由消费者说了算”,对于并不节能的普通空调销售仍然不错的现象,郑祖义解释说,这是因为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所限,一台空调一年只用几个星期,消费者当然不会去关心能否节能,而首先关注的是空调售价,当空调产业走向成熟,市场覆盖面达到一定比例,用电量越来越大,消费者会主动关心能耗,自己选择高效节能产品,这是产业发展的必然。 关键在技术和人才 “用低成本来做高效节能产品,才真正体现企业的实力”,郑祖义说,很多企业一提到高效节能,就认为要增加很多成本,似乎只要多花钱就能做出高效节能的好空调,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才和技术,只要真正掌握高效节能技术,就可以有效控制成本,做到增加能效,而不增加成本甚至降低成本。 郑祖义介绍说,高效节能技术是各门学科的综合,主要以热力学为基础,涉及到基础材料、工艺过程、电子技术等,研究探索高效节能技术,对人类贡献极大,而且高效节能的空间无限大,需要不断开发、追求、探索。“能效比是空调最核心的技术指标,其越往上走,研发难度越大。空调要增加一些附加功能如杀菌等,技术上不难,投入也不大,但要将空调的能效比达到较高水平绝非易事。像科龙双效王空调的能效比达到6.0后,每提高0.1,都需要顶尖技术研发队伍集体攻关。” 过去空调行业不重视高效节能,不提倡做高效节能产品,研发人才没有用武之地,以致于现在高效节能的研发人才奇缺。郑祖义说,科龙空调最高管理层拥有热物理学技术背景,早就把高效节能作为研发核心,储备了一批高效节能研发人才,可以说:在用低成本做高效节能产品方面,科龙走在空调行业最前面。 价格战制约空调节能发展 商报记者 吕敬新 报道 “目前空调节能技术上应不成问题”,但由于近年来的价格竞争,企业从降低成本的角度考虑,包括顺德空调企业的相当大部分空调产品,未能达到新的空调能效国家标准。广东省家用空调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顺德站)的胡振球、黄立文两位工程师在分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改变这种局面,“关键是业界尤其是顺德空调制造企业,要在这方面舍得投入,加大研发空调节能新技术,适应市场的需求,提升企业以致整个家用空调业的市场竞争力。” 节能将成为消费者“着眼点” 进入9月份,2004制冷年度就要结束。在经历了价格战、概念战、原材料价格上涨之后,明年的空调市场何去何从,引人关注。空调能效新国标的出台,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将进一步推动消费者未来选择健康节能空调的比例超过50%。为此,家电空调制造业的发展,对于市场来说,消费者在关注价格、服务的同时,将更加重视空调的健康、节能、环保。这几方面不仅是全球发展的趋势,而且已成为中国今后的发展方向,并迅速成为消费者选择空调的着眼点。 广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顺德)工程师胡振球介绍,这次出台的空调3项标准均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并将于2005年3月1日起实施。他说,早在2000年时,国家已出台实行空调的能效限定值。但是,那时只是要求空调制造企业自愿执行,而这次是国家强制实施。可见,国家对这次空调的节能的重视程度了。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消费者在产品健康、服务、价格尤其是节能方面成为重点关注的焦点,为此,健康、节能型的空调不仅将成为2005制冷年空调消费的首选产品,同时更将成为今后中国空调发展的指引,并且随着空调制造业的每一次创新,在更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的同时,也向全球空调业展现了中国空调产业的发展步伐。 要大力研发节能新技术 广东省家用空调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顺德站)的黄立文工程师认为,多年的价格战已使我国的空调生产企业无力增加技术投入。据他估算,目前国内现有空调的利润与合理的利润相差30%,理论上讲,我国的空调生产企业几近无利可图。目前微薄的利润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