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步向世界空调冠军买入评级
空调行业市场集中度在过去三年里持续上升,国内空调市场从无序竞争迈向规范竞争。强者愈强的趋势在未来几年会继续。
预计随着作为空调主要原料的铜价的大幅回落,以及2007年夏天的气温会回复正常水平,在2006年所减少的空调需求将被延迟到2007年释放。据分析,2007年空调行业的销售会回升,行业内的领头企业如格力将从中受益。
格力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在2003年以来保持每年30%以上的增长,难能可贵的是在2005到2006年整个家用空调市场处于低谷的时候,格力公司的销售收入依然逆势增加,比起在市场景气的时候的收入增长,一个格力公司在市场低谷时的表现更能充分体现这个企业的长远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商用空调是格力公司未来的快速增长领域。格力公司已经研制成功离心式冷水机组、超低温数码多联中央空调等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产品。相信格力公司的研发能力可以使格力公司在未来继续在商用空调产品上进步。
预计格力公司未来在商用空调和家用空调的市场占有率将会继续上升,而规模的扩大最终会反映到股东价值上。
2006年上半年格力公司出口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达到32.3%。格力公司以稳扎稳打的态度将在国内成功的经验复制到国外,将可以分享到空调还不普及的发展中国家市场的高速成长阶段,相信格力公司有希望从空调业的中国第一发展为世界冠军。
格力公司是家电行业的“白马股”。据分析,每股合理价值在19.3到20.37元区间内,维持“买入”评级。
空调行业强者愈强
空调行业在经过了前几年的高速增长以后,城市家庭中的普及程度有很大的提高。在2006年由于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导致空调厂商不得不提高价格,使得需求减少,加上夏天比往年凉快的原因,使得市场销售情况不如人意。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2006年度国内重点城市空调零售市场白皮书》,2006冷冻年度国内重点城市空调市场年度销售量同比下降7.24%,销售额同比下降1.98%,销售量增幅与2005年度同期相比减少16.69个百分点,销售额增幅减少9.97个百分点。
是从1991年国家信息中心建立重点城市零售市场监测系统有数据记录16年以来,首次出现年度销售负增长。
2006年空调市场的不景气也导致了行业内几年以来汰弱留强加速进行,体现在小品牌退出市场,而大品牌集中度提高。2000年中国空调品牌大约有400家,而2003年下降到140家。截至2006年8月,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监测范围内有销售业绩的空调品牌由2005年的69个缩减到2006年的52个,也就是说至少有17个品牌退出了市场。而同时格力、海尔、美的三大厂商的市场占有率继续明显上升。根据《2006冷冻年中国家用空调市场白皮书》,格力、美的、海尔前三位品牌市场份额却由2003冷冻年的34.6%上升到2006年的55.8%。而前十位品牌的合计份额在此三年间上升了近17个百分点,达到85.1%。
随着优秀企业的市场集中度提高,空调市场也逐渐从前几年的价格竞争转为质量、功能和品牌的竞争。
从1999年到2004年在整个市场产量急剧扩张的时候,家用空调的平均价格每年都在走低,而在2005年和2006年随着小品牌退出市场,空调平均价格反而上升,对空调厂商的利润率有正面的影响。市场集中度的和价格的双提高表明国内空调市场从无序竞争迈向规范竞争。强者愈强的趋势在未来几年会继续。
2007年国内空调市场将恢复增长
对空调行业内的企业来说,原材料成本占生产成本的85%到90%,2006年上半年由于铜、铝等原材料价格的上升,使得空调企业的利润率下降。2006年下半年以后铜价大幅回落,预计2007年来自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压力会减少,空调制造企业的毛利率会有所回升。
2007年节能环保要求依然会是空调新产品的主题。能效标准的提高、欧盟两指令的陆续实施,对空调产品的技术要求日益提高。激烈的市场竞争加速了空调企业、以及空调产品的融合,如家用空调企业进入中央空调领域,同时空调企业开始关注汽车空调、工业制冷等产品的发展态势,探寻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空调企业也会更关注除了功能以外可以吸引消费者的方面,家用空调的外观设计将会更为时尚和多元化,除了传统的白色,其它颜色也会逐步成为消费者的选择,空调产品开始增加其作为消费者家庭中的装饰品的特性。
在大城市家用空调的普及率引进相当高的情况下,2007年空调市场的增长将更多的来自于三四级城市和农村市场的开拓。国家信息中心的《国内重点城市空调零售市场白皮书》预测2007年全年空调国内销售量规模在1500万台左右。格力、海尔、美的依然会在空调市场上三强鼎立。随后的是海信、奥克斯、春兰、志高等二线品牌,国外品牌如松下和三菱电机等则还是会集中于中高端产品。预计随着作为空调主要原料的铜价的大幅回落,以及2007年夏天的气温会回复正常水平,在2006年所减少的空调需求将被延迟到2007年释放。据分析,2007年空调行业的销售会回升,而行业集中度会继续上升,行业内的领头企业如格力将从中受益。
竞争领域从国内市场转向全球市场
在国内市场状况不佳的情况下,空调企业继续开拓国外市场。2006年1—7月,中国空调器出口2400万台,出口金额33.4亿元,比去年增长6.7%。加上散件出口,国内空调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13%以上。其中2006年1—7月对美出口空调880万台,超过2005年全年出口量660万台。空调出口量占总销量的比例从1999年的22%上升到2006年的53%。国内空调企业的竞争领域已经从国内市场转向全球市场。但国内目前大部分的出口是贴牌生产,只是作为加工环节的利润率有限。
自主品脾的出口才能在国外市场获得较高的利润率,注重品牌建设的企业将会在全球竞争中胜出。
家用空调为格力公司发展提供稳定的增长
中国城镇空调普及率在2004年只有68%,而日本在1998年包括城市和乡村的空调普及率为84.4%。考虑到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纬度都低于日本,夏天的气温会更高,对空调的需求为更大。随着经济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住宅中一户有多台空调是很正常的。预计未来中国的城镇空调普及率会达到120%以上。
新增商品房对空调器产品的需求正逐渐成为城市市场的重要需求群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面积的变大以及享受舒适环境的渴望,家用空调普及率和整体市场容量还将不断提升。
格力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在2003年以来保持每年30%以上的增长,难能可贵的是在2005到2006年整个空调市场处于低谷的时候,格力公司的销售收入依然逆势增加,比起在市场景气的时候的收入增长,据分析,一个格力公司在市场低谷时的表现更能充分体现这个企业的长远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经过了空调行业低潮期对行业内企业的自然淘汰以后,行业内强者愈强的特征将会更加明显,预计格力公司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还会继续上升。
格力公司净利润在2003年以来也保持了每年双位数的增长。对于制造业的企业,在规模依然处于高速扩张的阶段,净利润的增长速度低于主营业务收入应该是正常的。
格力公司原拟非公开发行新股的计划没有获得批准,预计格力公司会通过别的融资途径来继续进行原来的计划投资项目。一是在华东地区新建空调生产基地。基地位于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期投资额为5亿元,主要生产家用空调,年产能300万台(套),预计在2007年内建成投产。目前,格力电器(16.24,-0.06,-0.37%)除了在珠海本部的生产基地外,在西南地区拥有重庆生产基地,在国外有巴西生产基地,合肥基地是该格力公司的第四个生产基地。格力电器2005年仅在华东六省就拥有500余万台空调的销售量,而且未来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该基地建成投产后,将大大满足华东六省及周边地区消费者对格力空调的需求,降低运输成本,有助于格力电器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二是拟投资6.55亿元新增360万台压缩机产能,预计在2008年内建成投产。
产品主要为格力整机配套。项目设在珠海,项目达产后,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3.69亿元。预计到2008年格力公司自产的压缩机会达到800万台,约占空调产能需求的一半。压缩机作为空调的核心部分,格力公司提高压缩机的自产能力将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在其空调制造产业链上的主动地位,增强竞争优势。
商用空调是未来快速增长点
格力公司已经取得了在家用空调市场的销量第一位置,未来在继续巩固和增大在家用空调市场的领先位置的同时,商用空调市场是下一个目标。
而国内商用空调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根据慧聪网的数据,2005年,中国商用空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