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金属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工程简介
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以做好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
(2)根据图纸会审、设计交底,编制施工方案并经审批。
(3)根据工程进度要求,及时绘制加工图,提出加工计划。
(4)以校核管道、预埋件的规格、数量、坐标、标高准确无误。
(5)生活给水系统所涉及的金属管及管件材料必须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应检查其相关证明文件。
2.材料要求
(1)主材:给水铸铁管、镀锌钢管、焊接钢管、无缝钢管、铜管等及相配套管件,其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应有质量证明文件。
(2)辅材:三通、弯头、异径管、水表、阀门等,其规格、型号符合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其中,水表应经质量监督检验和计量机构检验合格,表壳铸造规矩,无砂眼、裂纹,表玻璃无损坏,铅封完整;阀门的阀体铸造规矩,表面光洁,无裂纹、开关灵活,关闭严密,填料密封完好无渗漏,手轮无损坏。
3.机具准备
(1)机具:套丝机、砂轮锯、台钻、电锤、角磨机、手电钻、电焊机、试压泵等。
(2)工具:套丝板、管钳、压力钳、手锯、手锤、扳手、链钳、煨弯器、捻凿、断管器、水平尺、线坠、钢卷尺、压力表、卡尺等。
4.作业条件
(1)埋地敷设的管沟其坐标、标高、坡度等已达到设计要求;基础已做了处理,并达到施工强度要求。
(2)预留的孔洞、套管、沟槽已预检合格。
(3)暗装管道应在地沟或吊顶未封闭前进行安装。
(4)明装干管安装应在结构验收后进行;沿管线安装位置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5)立管安装宜于主体结构施工穿插进行。每层均应有准确的标高线,暗装竖井管道应把竖井内杂物清除干净,并有防坠落安全措施。
(6)嵌入墙内管道应在墙体砌筑完毕、墙体未装修前进行。管道在楼(地)坪面层内直埋时应与土建专业配合。
二、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预制加工→支架、吊架制作安装→干管安装→立管安装→支管安装→阀门及水表等附件安装→填堵孔洞→管道试压→管道防腐和保温→管道冲洗、通水→管道消毒。
三、质量验收要求
1.质量检验标准
(1)主控项目。
(2)一般项目。
2.质量记录
(1)棺材、管件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和进场检验记录。
(2)管道安装预检记录。
(3)隐蔽管道的隐检记录。
(4)施工试验记录,包括灌(满)水试验记录水试验记录、通球试验记录。
(5)施工检查分录。
(6)检验批、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7)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四、成品保护
(1)管道在运输过程中要轻台轻放,两侧挤紧,防止管道间相互撞击造成管道弯曲。
(2)托架(钩)、吊架载入墙体或顶棚后,在混凝土(或砂浆)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严禁受外力,不准安装管道,不准瞪、踏、摇动。各类支架在管道安装前均应完成防腐工序。
(3)预制加工好的干、立、支管,要分项按编号排放整齐,用木方垫好,不许大管压小管码放,并应防止脚踏、碰撞。
(4)经除锈、刷油防腐处理后的管材、管件、型钢、托吊、卡架等金属制品、宜放在有防雨雪措施、运输通畅的专用场地,其周围不应堆放杂物。
(5)安装好的管道不得用做支撑或放脚手板,不得踏压,其支托卡架不得作为其他用途的受力点。
(6)阀门的手轮在安装时应卸下,交工前统一安装完好。
(7)水表应有保护措施,为防止损坏,可统一在交工前装好。
(8)管道在试压、冲洗时,必须注意防止介质泄露,对其他专业工程造成损坏。
(9)保温材料进入现场不得雨淋或存在潮湿场所。
五、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立管安装完毕,其甩口标高和坐标核对准确后及时将管道固定,以防止其他工种碰撞或挤压造成立管甩口高度不准确。
(2)水泵进出管应加设独立支撑,防止泵的软接头变形。
(3)埋地敷设管道冬期施工前应将管道内积水排泄干净,并且管道周围填土要用木夯分层夯实,以防止地下埋设管道破裂。
(4)施工前应认真选择满足保温要求的保温材料,并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设计要求进行保温。
六、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措施
1.环境保护措施
(1)现场的施工废料应及时清理。
(2)油漆、稀料应单独存放,并有防遗洒措施。
(3)冲洗消毒液体应由专人保管,防止污染环境。
2.职业健康安全措施
(1)施工中必须坚持“三做到、四注意”。
(2)高处作业。
(3)地下室、管沟和管井作业。
(4)管道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