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第4期[2004-11-17] 阅读全文>>
  • 新建住宅小区供热方式的选择[2004-11-17] 本文根据调研结果,结合本公司情况对各种供热方式进行技术经济比较,认为锅炉房集中供热方式可行,但应分户供热。电辐射、燃油锅炉房集中供热暂不可行。阅读全文>>
  • 高大空间恒温室气流实验研究[2004-11-17] 本文以某高大空间激光核聚变实验室恒温空调系统为原型,采用相似理论对高大空间恒温室进行了模型实验,实验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基本相符,说明在高大空间恒温室内采用散流器上送下回的气流组织方式是可行的。本文对空调室内气流运动模型实验研究有较大的参考价值。...阅读全文>>
  • 2003年第2期[2004-11-17] 讨论了几个现行规范在防火阀设置问题上规定不明确、不一致或不准确之处,提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阅读全文>>
  • 13 浅谈自然通风原理与装置[2004-11-17] 本文由流体力学原理,讲了自然通风由热压和风压造成,并介绍了自然通风在工艺发热量大的工厂车间中应用的优点。阅读全文>>
  • 乱流洁净室不同送风气流流型对净化效果析试验研究[2004-11-17] 本文介绍在开发带高效空气过滤器及扩散孔板的末端装置新品中,对几种不同送风气流流型净化效果的对比试验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阅读全文>>
  • 空调冷热源方案选择智能决策支持系统(CIDSS)框架设计[2004-11-17] 本文简要介绍了空调冷热源方案选择智能决策支持系统(CIDSS)模型软件的开发情况。从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问题处理方式和冷热源方案决策过程的特点出发,论述了IDSS的领域适用性,对CIDSS模型框架结构、功能进行了设计。为了给所开发的软件提供可靠的测试、评估依据,对南京地区民用建筑冷热源选用...阅读全文>>
  • 2001年第3期[2004-11-17] 从室内空气品质问题的起因,通风与室内空气品质的关系,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的手段等3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有关研究工作的现状。阅读全文>>
  • 2003年第1期[2004-11-17] 用VB编制了人工神红网络的通用BP算法程序。根据西安参考年气象参数,采用动态模拟程序计算了某办公楼4月至9月逐时冷负荷,结果显示利用神经网络的预测值与计算值吻合阅读全文>>
  • 高大厂房分层采暖热负荷研究[2004-11-17] 本文根据高大厂房采暖特点,针对采用横向热风幕的分层采暖方案,进行热负荷分析,提出该方案下采暖负荷的特点的修正算法。经实际使用表明,该方法适合于分层采暖时的负荷计算。阅读全文>>
  • 2001年第5期[2004-11-17] 微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对生产环境的空气洁净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分子态化学污染控制、高洁净度微环境控制,新型洁净产品、运行节能等方面介绍近几年的技术展动向。阅读全文>>
  • 2003年第2期[2004-11-17] 阅读全文>>
  • 淋水金属填料的冷却、除湿性能研究[2004-11-17] 阅读全文>>
  • 改造工程蓄冷空调的选择与评价[2004-11-17] 分析了蓄冷空调技术在城市建筑改造工程中应用的必要性和适用性,推荐了几种适合改造工程使用的蓄冷介质和蓄冷型式,并对其技术经济特性与常规空调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阅读全文>>
  • 碧塔大酒店暖通设计浅谈[2004-11-17] 云南省中甸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及气候的特殊性,故在暖通设计时也需作一些特殊考虑。本文结合中甸碧塔大酒店的空调系统的设计、施工及运行情况,对高寒地区的冬季供暖作一些粗浅探讨。...阅读全文>>
  • 吸收式制冷系统仿真建模[2004-11-17]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论述了对吸收式制冷系统动态特性研究所采用的各种系统模型,并分析了各种模型的适用告特点,可作为进一步工作提供参考。阅读全文>>
  • FHK——1型智能温控器控制精度与节能效果实验研究[2004-11-17] 为了测试FHK—1型智能温控器在风机盘管空调系统中的控制精度与节能效果,利用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暖通空调实验室散热器热工性能实验台的通风夹层测试小室和检测控制系统,经过改造搭建了风机盘管空调系统性能实验台。在该实验台上测试了FHK—1型智能温控器的控制效果和空调房间的恒温供冷量,并与...阅读全文>>
  • 2003年第1期[2004-11-17] 根据其传热特点的敷设方式,建立了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传热模型,并编制了计算软件,利用软件分析系统的热工性能及系统运行调节的基本规律。阅读全文>>
  • 再论《夏季新风“逐时”冷负荷计算法》[2004-11-17] 本文确认夏季室外新风湿球温度,不是一个常量,而是一个以日为周期近似余弦曲线的瞬变量,这一日称“计算日”。由于新风焓值在大气压力一定时是湿球温度的单值函数,因此,新风焓值也可视为周期函数。据此,本文提出了夏季新风湿球温度及焓值计算日变化模型,并对全国几个主要城市作了数值计算。...阅读全文>>
  • 2003年第3期[2004-11-17] 介绍了观众厅座椅下送风方案。通过对置换通风和空调系统系统下送风方式的分析和实测,总结出之中气流组织的设计计算方法。全年能消耗分析显示,为达到高标准的卫生和舒适要求采用30m3h/人均新风量的椅下送风空调方式,比15m3/人均新风量的混风变新风比空调系统制冷量增加59.9%。...阅读全文>>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