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7年02期[2007-06-21] 以甘肃一拟建博物馆中庭为例,采用CFD数值方法对建筑中庭温度场进行模拟,计算不同负荷下中庭高度方向和人员活动范围内的温度分布,分析各种建筑因素对中庭内温度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中庭建筑和通风设计能有效改善室内热环境,满足人体的热舒适要求....阅读全文>>
- 2006年02期[2007-06-21] 将R22的两种新型替代工质R290和R404A在光管和内螺纹管中的沸腾换热压降实验结果与Lockhart & Martinelli压降计算关联式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并依据工质R290和R404A在内螺纹管中的实验压降值对Lockhart & Martinelli 压降计算关联式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Lockhart & Martinelli关联式对R404A...阅读全文>>
- 2007年02期[2007-06-21] 目前在除湿工程中冷冻方式较为普遍,但是在低温低湿所要求的温湿度条件下,纯冷冻的除湿方式使蒸发器在结霜工况下工作,制冷系统的COP较低,能耗较高.笔者设计了一套双蒸发器切换的联合除湿制冷系统,分别进行了吸附-冷却式和吸附-冷却-吸附式的试验研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吸...阅读全文>>
- 2006年01期[2007-06-21] 对R134a、丙烷(C3H8)、异丁烷(iC4H10)三种纯工质以及它们相应的二元混合物和三元混合物做了池核沸腾传热实验研究.加热面为紫铜表面,压力范围在0.1~0.6MPa.在纯工质实验数据基础上,分析物性、压力对沸腾传热系数的影响.相对于纯工质,非共沸混合工质沸腾传热系数有所降低,并且在高热流下趋...阅读全文>>
- 2007年02期[2007-06-21] 为研究高压电场下自然对流蒸发器表面结霜的过程及电压等参数对该结霜过程的影响,对其在肋片式换热器的结霜过程进行微细观可视化研究.试验中,在冷表面Tw=-14℃,湿空气温度为15℃至20℃,相对湿度为20%~90%,静电场电压为0~40 kV范围内,受高压不均匀电场的作用,换热器铜管表面的结霜分布不均匀...阅读全文>>
- 2006年06期[2007-06-21] 综合运用国际通用的制冷剂材料相容性方法,试验研究了添加TiO2、SiO2纳米粒子的HFC134a/矿物油、HTR02/矿物油与HFC134a压缩机材料的相容性.结果表明,添加纳米粒子的HFC134a/矿物油、HTR02/矿物油与压缩机材料是相容的,纳米粒子能够有效地改善HFC类制冷剂与矿物油互溶性差而带来了负面影响...阅读全文>>
- 2006年04期[2007-06-21] 氟利昂与制冷机油(或溶剂油)一起组成的制冷介质中,常常含有空气、水分、酸份等微量杂质.微量杂质的存在常常导致制冷系统无法正常进行.为此,制冷系统一般采用硅胶、活性氧化铝、分子筛、活性炭等干燥剂来净化回路中的水分、酸份等污染物.随着氟利昂制冷剂的不断更新,对相应的干燥剂的性能...阅读全文>>
- 2007年02期[2007-06-21] 为了促进蓄冷过程中气体水合物在换热管外的生长,对比研究了冰、THF和HCFC141b气体水合物在光管和针翅管外生长的过冷度、诱导时间和生长速度.研究表明,相对于光管,针翅管对冰、THF气体水合物和HCFC141b气体水合物的生长过程均具有良好的强化作用(减小过冷度、缩短诱导时间和加快生长速率)...阅读全文>>
- 2006年03期[2007-06-21] 建立了阀门控制的金属氢化物制冷系统的动态性能模型,针对阀门控制的金属氢化物制冷系统,分析了热源温度、反应器的比热、氢化物与反应器质量比、传热系数等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温热源温度的增高将会降低COP、火用效率和制冷率;反应器的比热容对COP、火用效率和制冷率影响较...阅读全文>>
- 2007年02期[2007-06-21] 为了解三角形波纹板式溶液热交换器的传热特性,通过对其物理数学模型的求解,并与平板式溶液热交换器相对比,得到了三角形波纹板式溶液热交换器的流动、传热特性以及不同溶液流速对其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三角形波纹板式溶液热交换器的波纹形状对其流动、传热性能的影响,得到波纹长度、波纹...阅读全文>>
- 2007年01期[2007-06-21] 低温保存过程中,胞内冰是造成细胞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运用实验与模型相结合的手段,研究细胞胞内冰的生成规律,可以为细胞低温保存方案的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应用低温显微镜系统,结合胞内冰生成模型,系统地研究了老鼠成骨细胞在低温保存过程中的胞内冰生成规律.在首先获得水渗透参数及胞内...阅读全文>>
- 2006年05期[2007-06-21] 通过对翅片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和实验研究,得出了该换热器的性能曲线,此外还对换热器内部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计算.从实验和模拟结果分析可知,实验所得传热因子j较模拟结果有12%范围内的减小,而阻力因子f有4%~16%的增大;翅片间距和管排密集度对翅片管换热器性能影响很大,减小翅片...阅读全文>>
- 2006年01期[2007-06-21] 对用干冰升华气体将长方体冷冻室内的温度控制在-18℃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冷冻室内部温度场稳定后,除了冷冻室内四周的温度与设定值稍有偏差外(最大偏差为26.73%),其它大部分都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而数值模拟结果又和实验结果较好的吻合(偏差均小于20%).以上结果表明,...阅读全文>>
- 2007年02期[2007-06-21] 定性分析空调系统热回收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引入一个新的热回收评价方法.此方法不仅考虑了空调系统热回收的能量,同时还考虑了系统附件配置的能耗.通过工程实例证明用此方法来评价空调系统采用热回收装置是合理可行的,同时对以后实际工程项目中热回收装置的选用有很好的指导意义....阅读全文>>
- 2006年03期[2007-06-21] 在对CPL启动过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平板式蒸发器的启动特征,并将数值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吻合.还研究了不同的平板式蒸发器结构对系统启动性能的影响,而且提出了改善CPL系统蒸发器的启动性能以及增强系统的稳定性的一些方法及措...阅读全文>>
- 2006年01期[2007-06-21] 真空预冷过程中捕水器能力与真空泵抽气能力匹配决定着预冷过程的质量.通过对预冷过程中水蒸汽为理想气体的假定,分别计算了捕水器和真空泵在匹配时所需要的能耗.在这基础上,对真空预冷系统所需要的能耗进行了计算,并在一台真空预冷实验台上对装载率为60%时的白菜了实验研究,并和理论结果...阅读全文>>
- 2006年04期[2007-06-21] 明确热泵空调器的热冷比概念,阐明空调器热冷比HCRs与空调房间需求热冷比HCRD的关系,提出HCRD的计算方法;采用模拟分析方法研究位于哈尔滨、北京、上海、深圳四城市的一套典型住宅在不同围护结构、在不同朝向、不同空调使用时段条件下的全年负荷特性,并根据热泵空调器的变工况性能特点,给...阅读全文>>
- 2006年04期[2007-06-21] 蒸发式冷凝器是一种结构紧凑、节能、节水的新型冷却设备.在适当简化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可实现k-ε模型、强化壁面处理方法和速度-压力耦合的SIMPLE算法,获得了有代表性的来流流场及其对传热与流阻性能的影响量.结果表明,CFD模拟与实验偏差不超过15%,来流速度在1.5~4.5m·s-1范围内,排热量偏...阅读全文>>
- 2007年02期[2007-06-21] 结合实际工程,介绍风冷冷水机组在工程应用中置于建筑转换层或建筑内的设计,并对风冷冷水机组室内安装的设计进行探讨.阅读全文>>
- 2007年02期[2007-06-21]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太阳能无泵溴化锂制冷机的结构进行改进,试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弦月形的热虹吸提升管由原来的1根增加到3根,增大了溶液提升量,降低了热源启动温度.蒸发器和吸收器采用叉排蛇形管的结构,应用垂直降膜蒸发和吸收的原理,分别在铜管上包一层铜丝网和不锈钢丝网,实现一次蒸...阅读全文>>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