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业淡中求稳 2011继续给力

2011年03月18 07:15:56 来源:中国制冷网

据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空调的产量突破1亿台,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空调制造基地地位毋庸置疑,而作为季节性比较强的空调行业来说,在经过2010一段轰轰烈烈的销售旺季后,也迎来了销售淡季,如何把握这个度,让我们回顾前段时间各大企业的动态。

淡中求稳

2011冷冻年度开盘是相对比较平淡的,与往年那种高调开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上年度开盘,行业企业基本上都是集中在8—9月份召开年度经销商会议,而今年开盘仅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品牌召开会,并且会议规模也不如上年度那么大。上年度格兰仕空调的中国市场年会参加经销商达到3000多人,今年包括格兰仕在内的多数品牌只是召开核心经销商会议,并且在规模上显得也比较小,完全没有那种轰轰烈烈的规模气势。

今年开盘前期市场为何相对比较沉寂呢?客观上讲,一来2010年旺季持续时间比较长,直到8月份市场还在旺销,劳累了整整一个旺季,不论厂家还是商家,都需要一个休养生息的时间,因此开盘初期出现一段时期的平淡也是在情理之中;二来往年强势开盘目的就是为了吸引经销商淡季打款,今年在流动性充裕的经济环境下,出台淡季吸款政策的冲动并不是很强;三来2010年旺季持续时间比较长,库存基本上消化完毕,少了清理老库存的压力;四来经过行业的洗牌升级,行业品牌的集中度已经非常之高。生存下来为数不多的品牌,相对已是比较理性,在市场上大幅炒作的冲动已很小。

从主观上来说,市场在淡季前期沉寂,还有一个微妙的因素,也是大家不愿说或者是不便说的。那就是在2010年实施“节能惠民”、“以旧换新”政策中,不论厂商普遍有一些投机取巧,钻政策空子的行为。淡季前期正是各厂商结算政策补贴的关键时期,并且政府有关部门对此状况有所了解,当时正在各地做有针对性的调研。在此节骨眼上,没有哪个厂家会高调抛头露面,否则那不是自找麻烦吗?在当时,偃旗息鼓静观其变才是最为理智策略,这就是为什么2011年开盘初期市场沉寂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淡季前期不是各品牌不给力,而是由各种因素纠结在一起,制约各个厂家不愿过早发力。

活动活跃

进入到淡季中期,也就是2010年10月底以后,市场环境情况似乎也发生了变化,行业很快就进入到给力期。一方面主要是针对各企业执行“节能惠民”与“以旧换新”的调查已经告一段落,该结算的已经获得结算,企业的后顾之忧已经基本解决;另一方面市场也急需得到启动,否则淡季市场不能够放量,实现一部分销售额,一年的计划恐怕就的泡汤。

在空调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初期,所谓淡季基本上是不做销售的。随着各个企业产能的不断扩大,如果仅依靠旺季做销售,已经远不能满足产能的释放。因此,聪明的国内空调人,就发明了淡季吸款放货,把产品输送到产业链的流通环节中,迫使经销商在淡季也想办法促销,实现淡季销售比例的扩大。国内空调市场起步初期那种淡季“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景象已不复存在。

进入2010年10月之后,行业主流品牌都开始逐步活跃起来。

[1][2][3]下一页

上一页1 23 下一页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