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产业遭遇拐点,或呈三年来首度下滑

2011年06月23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自家电下乡于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起,我国的冰箱产业一改往年缓慢增长的步伐而以高速增长之势拉开了此后三年的辉煌。这种良好的市场表现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金进入冰箱制造和流通产业,浙江地区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与此同时,美的、格兰仕、TCL、志高、康佳等原来不涉及冰箱产业的大型综合家电企业纷纷进入冰箱领域。随着金融危机的消淡,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突飞猛进,助推了冰箱市场的再次腾飞。

然而,进入2011年之后,冰箱市场的增幅斗转直下,据全国多个重要代理商向笔者透露,三四级市场冰箱市场出现迟滞增长,一二级市场中高端需要同样增长乏力,连续高速增长的冰箱产业在今年似乎是遇来了一个拐点,而且拐转的方向让人倍感担忧。

上市公司一季报数据初现拐点端倪

犹记得去年美菱电器公布2010年第一季度上市公司报告的时候,当期1763.95%的同比增长幅度让人咂舌。美菱冰箱是首批进入家电下乡的企业之一,产业政策对其市场销售的激励作用显而易见,笔者在2008年走访华北市场的时候,当时多个美菱的经销商对美菱冰箱的市场销售赞不绝口。2010年美菱电器的营业收入达到了82.27亿元,同比增幅为30.09%,事实上去年各个家电上市公司的业绩都呈大幅增长之势。但是,美菱电器2011年的第一季报显示,报告期的营业收入同比增幅仅为13.41%,净利润更是同比下滑了65.56%。 收入增幅已经明显缩小。

国内冰箱市场的主导品牌海尔的冰箱销售也遵循了这个规律,青岛海尔2011年第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青岛海尔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的幅度为23%,而上年同期的同比增幅高达44.56%。销售业绩纳入ST科龙的容声冰箱在2011年的销售也表现出明显的增幅收窄趋势,ST科龙2011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幅为24%,而去年一季度的同比增幅为56.75%,增长幅度还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

春江水暖鸭先知,冰箱产业上游领域的变化最能反映出当前冰箱市场的严峻形势,华意压缩是我国目前销售规模最大的冰箱压缩机企业,其2010年实现压缩机的销售量高达2093万台。2010年第一季度华意压缩的营业收入为12.8亿元,同比增长的幅度非常高,为78.78%,而据2011年华意压缩公布的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为13.85亿元,尽管仍然有增长,但是增长的幅度仅为8.23%,值得一提的是其今年一季度净利润仍然呈亏损状态。

多个冰箱及冰箱主要部件上市企业的最近两年的第一季报中的相关数据已经给我们提供了警示,增幅的收窄所折射出的市场趋势并不让人乐观。如果这种趋势在二季度这个历年冰箱是市场的销售旺季不能有所改变,不仅各个上市公司的半年报数据较为难看,2011年市场销售的总量能否延续增长值得怀疑。

增长数据之中的泡沫与危机

增幅收窄并不能掩盖工业企业销售还在增长的趋势,不仅仅是各个上市公司的第一季度报告都报出前三个月依然呈现出同比增长的势头,部分非上市公司的企业在许多区域市场的销售同样是增长。据多个区域的区域经销经理透露,志高、TCL、格兰仕、韩电等品牌在国内市场的销售形势喜人。

但是,仔细分析其中的增长结构就不难发现这种增长的忧心之处。如其他白色家电的产品一样,冰箱产品同样存在着打款和压货等游戏规则,毕竟冰箱是一种季节性需求差异很明显的产品,淡季阶段对渠道的压货不仅能让工业企业回笼大量的资金,还可以占据渠道资源,充分抓住旺季的消费需求。所以,今年前半年工业企业的销售增长更多的是体现在对渠道的压货阶段,在终端零售上的增长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在当下这个阶段,工厂的增长和终端零售的实际状况并不能完全对接。也就是说,眼前出现的各类增长数据在经销商的库存没有消化之前是存在着一定的泡沫的。

河北地区著名的家电代理商石家庄天王冷气常务副总经理文普就向笔者透露,今年的冰箱市场并不如往年那样火热,现在其经销商的库存保有量非常高,零售终端给库存消化提供的空间相比于过去三年明显不足。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美的、志高、TCL、格兰仕等冰箱品牌的销售增长与整体市场的节奏也不完全相符,这些品牌是中国冰箱产业的新兴力量,品牌知名度高,渠道体系庞大,分销能力很强,给其提供的渠道压货空间较大。更为关键的是,既然是新兴力量,就说明往年的市场基础较低,数据对比的历史参照值较低,进而计算得出的增幅很大。 因此,眼前冰箱企业的销售增长是一种出货量增长,如果6至8月份三个月的旺季阶段对渠道冰箱库存的消化有限,那么2012年工业企业的出货空间也会因此而收窄;从更深层次来看,目前的冰箱出货增长是一种结构性的增长,并非全部企业都呈增长的皆大欢喜的局面。这种结构性的增长给后期市场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更为激进的竞争手段,进而也会挤出部分制造资源。据悉,在浙江、上海、广东等地,已经有一部分小型冰箱企业面临着生存发展的障碍。

利润下滑扩大增幅收窄的影响

相比于市场销售增长幅度的收窄,利润下滑的影响更大。有冰箱经销商向笔者透露,两年前平均每台冰箱能赚取500元左右的毛利,去年已经下降到300元左右,而现在,“基本只能赚一个卡钱”,该经销商所说的卡是指家电下乡卡。

从多个上市公司今年第一季的报告已经明显反映出利润的下滑和利润增幅收窄的趋势,美菱电器今年一季报称其报告期的净利润为3800万元,同比下降了65.56%;同期青岛海尔尽管有7.8亿元的利润总额,但是同比的增长幅度为47.17%,增长的幅度仅为去年同期的一半。华意压缩今年一季报登出的净利润呈亏损状态,亏损额为534.7万元,而去年同期的亏损额为520万元左右,亏损的额度尽管只是略微放大,但是体现出的趋势却是非常的严峻。

2011年冰箱厂商的利润下滑和利润的增幅收窄并非只是个案,经济大环境对冰箱厂商的收益冲击很大。在资源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宏观格局下,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这使得工厂的生产成本同比高速增长。与此同时,用工、物流、财务、管理等等各方面成本越来越高,进而制约了工业企业利润的提升。

商家的利润收窄也会受到宏观经济因素的冲击。更为重要的是,在整体市场规模出现滞涨的形势下,进入企业的增多尤其是大型综合家电企业对冰箱产业投入资源的扩大,加剧了市场竞争,更多的激进的价格方式被广泛地应用,这也大幅压缩了流通领域的利润空间。

供求矛盾的激化、各类成本的大幅上升、市场空间再扩大受制等等太多的不利因素给2011年的冰箱产业蒙上了阴影。

多重因素制约冰箱产业增幅扩大

据多个区域的经销商向笔者透露,从4月份开始市场的走势与去年同期相比呈现出大幅下降之势。今年冰箱市场的增幅受限并非是个偶然。

经过过去连续三年的高速增长,冰箱市场本身也存在着一个调整周期,充分市场化的民用电器消费品的需求不可能总是保持着一个高亢的增长节奏,市场自身的上升和下降也是一种规律。

从过去多年来冰箱市场自身的增长空间来看,以家电下乡为代表的产业政策起到了很明显的作用。但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产业政策对家电市场的导向已经从宽松激励转向了紧缩规制,对消费需求的刺激作用明显降低。况且,家电下乡的实施,是三四级市场过去几年大爆发的关键所在,正式由于对家电下乡政策的依赖度过高,使得市场本身的资源调配功能偏弱,所以,一旦政策紧缩,需求的下降也就在所难免。值得一提的是,三四级市场在家电下乡的作用下,在当前阶段对冰箱产品的需求也渐趋饱和,新生空间提供的增长动力匮乏。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产业政策的紧缩正在全面体现出来,除了节能惠民和家电下乡之外,以旧换新也面临着同样的局面。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的房地产市场严厉调控对家电产品在当下的需要抑制影响很明显,在保障型用房没有大面积形式交付使用之前,房地产市场给家电产品提供的新生需求会较为有限,今年下半年的行情也会因此而大幅受到挤压。

眼下国内冰箱市场所面临着一二级市场更新换代规模提升受阻、中高端市场放量不足、三四级市场疲态略显的严峻局势,房地产市场给冰箱市场不能提供足够新鲜血液,市场规模在2010年的基础上难以有太大的增长幅度。

最近几年内多个品牌对冰箱产业都进行了大幅的投入,供求矛盾在市场规模增速放缓甚至极有可能出现同比下滑的格局下进一步被激化,这将提升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更多的激进竞争手段会被广泛地应用,由此而将挤出一部分前期进入的社会资源,冰箱产业在经过了前几天的品牌扩容之后,也将迎来一轮大范围的洗牌过程,阶段性的拐点也会因此而形成。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