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空调市场:八月桂花香谁家?
整个空调市场好象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在兴高采烈的玩耍后终于精疲力竭,沉沉的进入梦乡。没了刀光剑影,见不到针锋相对,四处一片和谐。
而平静的河床下,暗波汹涌。
听老张讲那过去的故事
在竞争中,超越对手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竭力奔跑到它前面;而另一个,就是等待它犯错误,然后超越它。或许在其他的竞技项目中,对后者不能抱什么希望。但是空调不一样,每年都会有前仆后继的品牌一头扎进满是淤泥的深渊。在05年,东洋给大家让出了属于自己的那份蛋糕;科龙的壮志未酬成了想更上一层楼品牌的奠基石。“不犯错误,就是进步”被中国空调玩儿的出神入化、淋漓尽致。
05年度空调是原始的低价策略转移到产品的竞争力、服务意识、健康节能、能效比等相关要素较量和探索的关键年度,无论市场格局怎么演变,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市场竞争,却丝毫没有因为人为因素或是天气变化而有任何改变。
一样的签名售机,一样的搭台唱戏,一样的买赠返现,一样的堆码销售。
签名售机的老总去签了名,并不能保证就能售出机器,没签的时候卖的挺好,去签名没人买的事情时有发生;搭台唱戏依然热闹非凡,围观群众人头攒动,仔细一看,不是民工就是小孩;买赠返现还在继续上演,买空调的人也聪明了,“还不是加上去价钱再给我们减下来?”;堆码销售倒是有些用,不管销售与否,好歹增加了产品暴光率,但下来一算个帐,临促费用加上场地费够在报纸上打个软文了。
软文现在也已经不管用了,一个口味的陈词滥调让人马上就知道这是属于广告范畴,特别是软文下面还留个抢购热线更是显的居心叵测,好象那产品不要钱似的需要让人家去抢。你要打广告就打呗,何必犹抱琵琶半遮面,自吹自擂的不好意思了?干那脱裤子放屁的事儿干啥?但是消费者不明白,一个硬广的价钱可是等于两套最好的空调哇,这两年卖空调的别的没做啥好事儿,就是养活了报纸、电视和安装工,另外兼替中国移动和联通打了一年工。
假如要说既然以上那么多的工作都没有什么用我们又何必要做?何必折腾?——而这就是中国空调的可悲之处,一如我们的求学,明知道没用但还是要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你的存在、因为我们没有找到的营销方法、因为我们活着就注定要折腾。
中国空调界从来都不是一个缺乏创意和灵感的团队,在上面的几招被我们视为鸡肋的方法还没有被淘汰的紧要关头,好方法来了。
先是白皮书后是黑皮书再后是半黑不白不知有没有皮的书。
先是包修六年后是免配件八年再后是从上到下包八年。
先是建立快速通道后是建立绿色通道再后是建立黄金通道。
当我们又折腾了许久之后发现自己手中拿的依然是鸡肋。
鸡肋就鸡肋吧,还有的牌子连鸡屁股都没得吃呢。再说只要消费者认帐就行,他不认也不要紧,我把他吓唬认。于是我们就到处听到以讹传讹的声音:“今年可是百年来最热的一年啊!”似乎空调盛世真的已经降临,我仿佛看到自己拿着开票的笔四处指点:叫你们早点买空调你们不听,现在求我有什么用?
但传说中的爆热天气就如同传说中的仙女,左等右盼依然没有她的到来。到是大雨不停,四处内涝,七月的夜晚盖着被子睡觉。于是,我明白了,传说永远都只是传说,这些只不过是某位哥们儿自欺欺人的把戏,消费者没蒙着,把自家兄弟蒙了一把。
吃一堑长一智,蒙就蒙了吧。日子总还是要过下去,帐也总是还要算的。国内市场整体05年度的市场容量为500亿人民币,被几位大哥级的品牌瓜分了60%,大哥格力:140亿、二哥美的:110亿、三弟海尔100亿。那剩余的、仅有的40%的市场份额被科龙、TCL、志高、奥克斯、海信、格兰仕等瓜分掉了。
吃肉的吃肉,喝汤的喝汤,不管饱不饱,05年就这样没有了。空荡荡的餐桌告诉了我们什么叫木星原理。
木星是离太阳第五颗的行星,而且是最大的一颗,比所有其他行星的合质量大两倍,是地球的318倍。其实它原来没有这么大的,但它强大的吸引力将身边所有的一切物质朝自己身边拉,然后合为一体。体积越大,引力越大,周而复始的循环不能停止,只到有一天自己承受不了自己的重量,才轰然爆炸。
而现在中国市场的空调现壮也是如此,品牌集中度越来越高,能够抗衡的品牌也越来越少。
看亚峰展望那不远的未来
一 淡季不是很淡,旺季不是很旺
能效比的出台,让中国市场突然出现了1000万套的社会库存,主要集中在大品牌身上。新的能效比政策要求,在9月份必须要达到国家规定。所以一些厂家在旺季为解决此心病,利用政策来套牢商家,在淡季就开始让其大量备货。这样一来,各商家手上资源就会很多,他们集中把资源整合后投放在新门店开业、重装、重大节假日、店庆等特殊时段来使用。
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超底的价位对消费者的杀伤力是百分百,没有人能够经的起这种诱惑。于是旺季的客源就在这种背景下被严重分流,成为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主要原因。
伴随着他们抛货的速度,大型连锁在一级市场的布局基本完成。在06年的淡季,商家手上的资源不会继续如05年般充足,这将会影响到淡季的出货量,并将“淡季不淡,旺季不旺”转换成“淡季不是很淡,旺季不是很旺”
二.一级市场萎缩,四级市场沸腾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城市的室外机终于像春天的野花一样盛开在每个角落。国内空调市场需求总量的增长幅度将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预计2007年国内市场的空调需求将首次出现负增长。本冷冻年度,市场需求总量的增长由2004年8%的增幅继续下滑至6%,而2003年,国内空调市场的增长幅度在12%。大城市空调市场逐渐饱和的迹象更加明显。
不管是格力、美的、还是志高、格兰仕等企业纷纷发起乡镇总动员,并加大力度进军四级市场,就是为了应对一级市场萎缩的危机,想通过拓展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消化产能。农村的市场是广阔的,所有向往成功的品牌都应该下到四级市场接受再教育。
三.工程机是老当家,政府采购是新热点
在市场上,工程机的市场份额能占到全年销售额的20----30%左右,特别是几个大品牌更是重视工程机的竞争,它们的价格比终端网点要低5—8%。
这样一来,它们去竞标就会有很大优惠的空间,而且有时候竟然喊出无低价竞争的口号,不管是真是假,消费者认这一套。
除了传统的工程机外,政府采购成为新的热点。经管它也属于工程机这个范畴,但是现在随着国家的立法和整顿,全国政府采购规模也将“水涨船高”,有望达到2500亿元。具体到空调市场,政府采购的市场份额将占到整个市场份额的十分之一。政府采购在市场上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
而格兰仕更是捷足先登,在全国政府采购会议上取得了优先权。
四.炒作方向变化不大,产品结构皆有调整
海信的变频、格兰仕的光波、TCL的钛金、奥克斯的水护氧、美的的换气、海尔的氧吧、志高的花好月圆、奥柯玛的木制空调等等,这些产品的卖点会有延伸性的补充,但不会有本质上的变化。独具的这些卖点是企业赚钱的根本,谁也不会轻易转化的。
在产品结构方面,特价机用于抢占份额,稳定自身排名;中档机试行平出平进,略有利润;高档机用来展示企业实力,获取高额盈利。但05年的部分高档机可能沦为06年的中档机,而更具竞争优势的新品填充高档机这一空白。
从近段时间的媒体来看,格兰仕、志高、等都有新品即将推出,这也是关系到收首期款的重要筹码。
五.终端表情丰富,渠道复杂痛苦。
06年,在有条件的卖场将放弃最原始的靠背式展台,而是利用酒吧咔座、展台包箱式的方式来突出产品的表现力,给人一种优雅舒适的良好购物享受。让人们能坐着买空调,喝茶谈机型。在售点建设方面更具美感,更具亲和力。
在渠道运做方面就没有终端如此的享受了,供货方式多元化、属性不同的差异化将交差并频繁出现。在大型连锁大力进军二、三级市场的06年,原有的老客户所受到的冲击将持续加大,价格进一步混乱,当地连锁的呼声将越来越高,串货现象突出。
六.价格稳中有升,服务理性比拼
中国空调在浴血几年后,从春秋进入了战国时代。品牌格局在06年度已基本稳定,市场环境日益明朗,竞争秩序渐入良性化,国家法律法规日趋完善,新能效比的强制实施进一步提高了行业竞争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