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空调降价有内因
2001年05月16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随着夏日来临,空调市场竞争加剧。“五一”期间,上海各大家电商场的空调柜都特别忙。记者5月8日从上海新大陆广场家电中心收集了一组数据。同为1.5匹非变频挂式空调,海尔KFR-35GW/AF是4380元,夏普AY-36KA是3580元,春兰KF-32GW/B是2679元,迎燕KFR-32GW是1950元,
菱峰KFR-32GW是1880元。这份价目,缘自2月份以来的“空调战”。
2月中旬,以空调起家的春兰实行幅度高达每台500元至1000元的降价。接着,名不见经传的空调企业宁波奥克斯在一媒体发起组成“降价联盟”,欲邀免检空调厂家采取统一行动。3月,科龙在北京一商厦实行“按斤论价”,对空调开膛破肚,“让消费者买个明白”。4月10日,未能组成“降价联盟”的奥克斯孤军奋战,在上海、南京、扬州等地对该品牌的40多个型号的空调平均降价30%。而在“五一”前后,上海的空调市场也在大刮“降价风”,有华联、永乐、苏宁等家电销售公司参与。
“最后一块肥肉”
空调被称为家电业中“最后一块肥肉”。业内人士称,现在空调的利润率可以达到20%─30%,市场上售价为3000元的1.5匹冷暖挂机,大部分厂家每台至少可赚750元的利润,在厂家压缩成本后,合理的价格应该在2000元。这样高的利润率远远超过家电业10%的平均利润率。
另一方面,空调的市场空间又非常巨大。有资料显示,目前空调在城市中的普及率仅为20%,农村市场更是尚未开发。随着城市房地产的旺销,空调的需求量必将加大。上海去年成为空调消费最大的城市就和这个城市房地产的火热有很大关系。
面对如此丰厚的利润和巨大市场,没有一个家电厂不垂涎三尺。春兰、海尔、格力、科龙、康佳、长虹……谁愿放弃这个市场?据空调行业调查,去年国内生产空调的厂家有200家,今年已膨胀到400多家,一些用螺丝刀拼凑出来的空调也在市场上大行其道。
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竞争时,当市场关系变得复杂时,降价是必然结局。
提高市场准入之需
奥克斯空调在2月举办免检空调价格联盟,是想用价格利器来提高产业准入。该公司空调市场部经理李晓龙认为,一方面空调市场很大,另一方面是主流品牌价格仍偏高,导致进入空调产业的门槛太低。现在一些使用螺丝刀来拼凑空调的杂牌厂,只要能达到1000台的生产规模即可赚钱,这
使一些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他说,空调免检产品占整个空调市场的80%,这样的市场份额足以主导市场;另一方面,市场的价格体系却不尽合理:70%左右的空调价格偏高,而免检产品价位更高,1.5匹冷暖挂机低的不足2000元,高的可达4000元以上。这么大的价格差别,在家电同质化的今
天,降价成了重要的竞争手段。利润空间的缩小意味着市场准入门槛的提高,价格这把市场利器可以起到优胜劣汰、优化市场的作用。降价已经使
奥克斯尝到甜头:从3月24日到4月28日,奥克斯已售出15万套空调。同时,一些极不情愿降价的空调厂家迫于市场压力,或暗地里打折或送礼。
技术进步促成本下降
以空调起家的春兰一直走在技术更新的前面,比如,最早推出变频空调。而就是这样一家以技术见长的公司,也频频使出降价“杀手锏”。春兰集团电器公司副总经理帅荣俊把降价原因归结为技术的进步。
从电子产品发展趋势来看,技术的进步和成熟是导致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在电脑芯片产业,这种特征表现得很明显:“奔4”一出,眼前还是贵族般的“奔3”马上“飞入寻常百姓家”。空调业也是如此。帅荣俊说,空调降价是因为成本降低,而成本降低是建立在技术进步基础上的。以空
调机的核心部件压缩机为例,变频的压缩机相对于普通压缩机,技术更先进,价格也高。当厂家在推出更高技术的空调时,降低一般产品的价格是必然的,这为技术进步提供了空间。从各个厂家降价的型号来看,降价的主要是普通型产品,而像变频空调,还是处于高价位。
《人民日报 . 华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