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的“风”向哪里吹?
2002年11月05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近期空调市场透析
小型中央空调成为市场新宠
起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空调市场,是目前世界空调消费量最大的市场。窗机、壁挂机、柜机和大型商用中央空调等各种机型优劣互补,在市场中经历了它们各自的辉煌阶段。
窗机由于安装方便、速度快、而且价格便宜,八十年代末曾一度畅销国内市场,空调业由此进入窗机时代。但九十年代以来,窗机市场开始迅速下滑,在房屋越来越大、人们追求时尚的今天,窗机过于简陋和不太美的外观,使窗机时代成为昨日黄花。与此同时,壁挂机市场迅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壁挂机市场容量为1000万台,约占整个空调市场的60%以上。由于它集中了空调业的大部分利润空间,所以行业内对手云集,国内约有400-600家。
九十年代初柜机市场开始启动,柜机有着其他空调无可比拟的优势:气派大方、制冷强劲,吸引了不少大居室消费者的目光。但它也有着先天的缺陷:占地太大。如果按一台柜机占0.5平方米计算,一套房子安几台柜机的消费者就会倒吸一口凉气。空调不占地的消费趋势成为时尚,这便有了商用空调。
大型商用机一般是中央空调,它虽能提供中央空调的温馨和舒适,但它成本昂贵、形体庞大,不仅设计安装极其复杂繁琐,每个房间空调出风口只能一开俱开、一关俱关,极其费电的致命弱点令家庭消费者们望而却步。于是乎,有中央空调特点,同时又节能、每个房间可单独控制的小型中央空调成了市场的新宠。
谁能在小型中央空调市场立足
小型中央空调的巨大利润空间吸引了众多厂家涉足其中。据统计,2002年从事中央空调生产的厂家近60家。但在激烈的竞争中,谁能在新发现的小型中央空调市场中站稳脚跟?
应当承认:国外的中央空调市场启动早于中国。但在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国内的中央空调品牌凭借其原有的技术优势、完善的销售渠道和稳固的售后网络先声夺人,捷足先登。这些品牌的代表一个是在家电业以创新而著称的海尔,另一个则是原来在空调业并不显眼的清华同方。
早在1996年,海尔就开始涉足中央空调领域,因为他们在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发现了中央空调市场的巨大潜力。凭借在空调变频技术上的优势,他们迅速在变频一拖多技术领域有了建树。由于变频一拖多空调成本合理,安装相对比较简便,容易和装修结合在一起,比较适合消费者的口味。海尔在中国市场上成了多联体(一拖多)派系中央空调的象征。
中央空调品牌竞争的结果显示,海尔变频一拖多比较符合目前空调的消费国情。
首轮“拼杀”座次初排定
2001年到2002年,中央空调的品牌集中宣告它的行业探索阶段的结束。就如家用空调市场竞争出了一二三线品牌一样,中央空调的首轮“拼杀”座次初步排定。
一线品牌以海尔和清华同方为代表。海尔作为中国中央空调行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2001年已占中央空调行业46%的市场份额,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其2001年推出的氧吧中央空调一举成为全国房地产业的首选。二线品牌以外国品牌为代表。这些品牌拥有在国外开拓市场的经验,是中国中央空调品牌不可忽略的群体。但是他们也遇到一个难题:要在中国市场立足,就必须要解决本土化的问题。否则,会出现水土不服症状。三线品牌则是刚刚进入中央空调行业的其他中国品牌。这些品牌实力参差不齐,他们之所以进入这一领域一方面是迫于普通空调行业竞争的压力;另一方面是跟风而至。这些品牌有“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如果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短期内上升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需要提醒的是:中央空调专业化的行业特点决定了那些技术上捉襟见肘的企业即使进入这个领域也可能最终空手而归。
--摘自《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