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与低温专业50周年纪念大会
1956年学校在动力机械系成立了压缩机及制冷专业教研室,内设压缩机专业组和制冷专业筹备组。1957年开始招收 “冷却机和压缩机及装置”本科生。1961年8月首届制冷专业本科生毕业。50年来制冷及低温工程学科已培养本科生2000余人,硕士生500余人,博士生100余人,以及各类进修生、专科生1000余人。曾接受上海水产学院,商业部洛阳商学院,浙江大学等10多所高校教师进修,为这些学校的制冷专业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50年来西安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学科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科技成果:1958年到大连冷冻机厂协助改进制冷机设计,这是我国高校制冷专业首次与企业的技术合作;1958年到1959年,在我国首先进行涡流管制冷性能研究,并研制成涡流管冰箱;1959年在我国首先开展回热式制冷机的研究,并与杭氧所协作于1961年完成样机研制;自70年代末以来首次在我国研制成功空气轴承透平膨胀机,开创了我国小型空分中装置普遍应用空气轴承透平膨胀机的历史;另外,学科在我国首次提出用R152a的混合工质替代R12并予以实施,所做的工作被美国环保局全球气侯司哈夫曼司长评为“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我国研制出第一台“涡旋式压缩机”,开发出国内第一台“空调用斜置滑片式压缩机”,并已产业化。50年来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5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研成果(国家三大奖)12项,并获得发明专利20余项。目前学科承担各类项目60余项,科研经费1500余万元。
纪念大会结束后,中国科学院周远院士、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院长樊高定教授、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秘书长杨炎如研究员等分别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有关人士认为,此次纪念大会暨学术论坛的举行,必将对制冷与低温学科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向全国低温及制冷学科的同仁展示了西安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学科的科研水平及实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信息来源:西安交通大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