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空调价格走低无悬念

2004年04月01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尽管空调原材料价格涨势难抑,消费者却大可不必为涨价担忧。在3月25日国美召开的“2004空调流行趋势发布会”上,国美公布的2004年空调战略以及和16个厂家高达40亿元的大额采购,打破了空调今年涨价的传言。国美总部采销中心副总经理黄秀虹毫不隐讳地表示,今年家电连锁销售渠道的空调价格“不会涨,只会降”。

国美预测,今年空调市场有三大趋势:消费需求呈上升趋势,健康和节能空调成为市场新宠,单品价值继续走低。而对今年空调成本上涨,价格反降的预测最引人关注。国美认为,今年的空调价格战将在所难免,而且国美在空调旺季到来前已经准备了充足的货源,大规模的订单和厂家直接对国美供货的“点对点”销售模式,将是国美降价的后盾。

一方面是原材料大幅涨价,另一方面是市场终端价格一降再降,似乎违背市场经济规律,但国美认为这完全正常。黄秀虹举例说,就在大家都面临原材料涨价的压力时,海尔1匹空调最近又降价300元,美的、LG、松下也都在降价。虽然3月空调旺季市场刚刚启动,但今年空调产品继续降价的大势几乎已成定局。

黄秀虹分析认为,2001年国美销售空调49万套,单品价格为3300元;2002年国美销售80万套,单品价格降到2900元;去年国美销售124万套,单品价格再压低到2300元。在竞争激烈、价格因素仍是主导空调消费市场重要因素的2004年,空调平均单价持续走低将没有悬念。今年国美空调的销售目标为260万套,单品价格还将继续走低,预计销售均价为1900元。而根据国美此前公布的历年数据看,今年空调均价降幅仍将达到17%以上,近3年的累计降幅则达到了42%以上。一方面反射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另一方面说明价格因素还是主导空调消费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

此前不少空调厂家分析认为, 2003年彩电行业已有不少厂家靠产品单价的提高而一改颓势,今年钢铁等原材料上涨的压力,已快超过企业的承受限度。原材料的涨价在逼迫空调成品涨价,因此空调“涨价”存在可行性。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副主任陆刃波认为,激烈的竞争已使中国彩电制造业完成初步的市场整合,彩电单价提高是建立在出现革命性技术的基础之上。相比之下,空调市场仍面临尚未实现品牌集中和技术单一两大瓶颈。他介绍了这样一组数据:2003年,我国空调企业拥有的产能总和已超过5000万套,按此数字足以解决全球空调市场的供应,而国内市场销售仅为1500万套,市场供大于求之势明显。2003年空调销售排在前10名的企业,份额之和仅占整个市场的70%,销量最大的企业年销售量也仅500万台左右,小品牌更不足道,品牌集中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比之下,2003年我国彩电销售3500万台,排名前5位的康佳、TCL、创维、长虹、海信5家国产彩电销售总和,已占全部市场65%以上,且这5家企业销量都已超过500万台,可以说我国彩电业整合工程已经完成。陆刃波估计,空调业要达到彩电业目前的整合水平,至少还要3~5年。这是因为空调市场十几年来没有出现革命性的技术更新,制冷方式和产品外观都没有飞跃性变化。空调厂家研发投入相比彩电也少得可怜。缺少新技术的支持,仅仅因为原材料的涨价就认为产品应涨价,并不符合实际情况。毕竟,产品价格由原材料成本、经营成本、市场需求等因素构成,原材料上涨的压力,完全可以通过缩小流通环节、节省交易成本等很多方式化解。

从国美订货的规模看,渠道商依然在整个空调行业牢牢掌握着话语权。记者了解到,美的、海信、科龙、奥克斯、志高等品牌的空调老总都是连夜从广州开完苏宁空调年会赶往北京参加国美年会的。像往年一样,国美一口气与海尔、美的、LG、海信、奥克斯等16个空调品牌签下了采购大单,继续凭借规模采购来换取厂家的供货价格支持。 --中国空调制冷网小新摘自:中国质量报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