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业面对重重尴尬会崩盘吗
2004年06月01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日前从有关渠道获悉,虽然空调旺季来临,大部分空调品牌都已准备肉搏上场,但格力、美的却反其道而行之,频频传出涨价的风声。有业内人士分析,由于空调原材料大幅涨价,家电出口退税率也从17%降至13%,空调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涨价也就成为了“保值”的手段。
本来自卫性质的“保值”行动也无可厚非,但渠道经销商似乎并不想买这个账。就在格力涨价声浪传出后,国美迅速作出反应,将北京卖场的空调价格下调了10%~30%左右,并为这次的“讨伐”行为定名为“他们涨了,我们降了”。可见,受到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打压的中国空调企业,举步维艰。面对供过于求、成本增加、渠道受控的“尴尬”局面,中国空调业真的会崩盘吗?
“崩盘之论虽然起源于格力的涨价行动,但最主要的是,目前的中国空调企业还在围绕着价格层面来竞争,导致整个空调业成为受价格壁垒围困最严重的行业之一。”三洋空调营业部长余海宏如是说。也因此,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受价格怪圈影响,中国的空调业面临崩盘的危险。
中国空调业的“崩盘”多起于低端空调的低价竞争,低端空调难成为企业的“顶梁柱”,这似乎已经成为空调业毫无争议的事实了。面临单一产品压力的国内空调企业,一直受困于价格。而外资品牌的“洋货”形象,则很难亲近于普通的消费者。同样被定位为“洋货”的三洋空调,放弃了全线高价位的发展策略。对于如此“出格”的做法,余部长表示:“同时满足高端市场和低端市场两个需求,并将竞争导向品牌号召力和技术层面,在差异化的布局中实现效益与品牌的双赢,才是空调企业的出路所在。”
中国空调市场复杂多变,市场潜力巨大。然而在一定时期内受消费水平的局限,消费群多集中在城市一级市场。即便是一级市场,也是呈现多元化的消费趋势。一方面,价格战愈演愈烈,吸引了许多低收入群体,也使低端空调成为炙手可热的家电产品。但令人担忧的是,低端空调虽然保住了空调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却很难成为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甚至低于成本的竞争会成为企业的负担。另一方面,中国城市高收入人群逐渐增多,这一群体体现在消费上往往更青睐于高档产品。高端空调由于技术含量较高,那些“螺丝刀”工厂很难“克隆”,也因此存在较大的利润空间。在竞争激烈的空调市场,合理布局产品线,是企业长远发展所在。在价格手段不能改变空调“大盘”走势之时,多元化的产品结构似乎更适合“保盘”。
信息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