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电器:近期重大事件与分析结论

2012年02月14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美的电器近期重大事件

(1)本月美的电器受到“裁员风波”的困扰,网络中传闻的裁员比例高达50%。但我们认为比较真实的情况应该这样表述:美的日电集团(非上市的小家电部分)销售部门由于营销模式由合资销售公司模式转回到代理制,全国60多家合资销售公司目前只剩下11家,因此确实有较大幅度裁员,但其他部门裁员幅度并没有传闻的那么大。而美的制冷(上市公司)裁员幅度小于日电集团。

(2)美的电器大股东美的集团动用超过7亿资金增持美的电器2%股份。本次增持动用资金量之大,增持速度之快是国内股票市场少有的,其增持速度也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的。由于美的电器近期不存在再融资,所以本次大股东增持动机不会是为了再融资而维持股价;由于增持在短短一个月内就完成,足以说明其不单单为了维持股价。因为要较好维持股价的话,一般会拉长增持时间,使市场保持大股东对公司股票进行增持的预期;由于大股东投入增持的资金超过7亿,所以也不是那类象征性的增持。

(3)美的电器坚定转型剑指高端。继上月美的空调发布《变频空调全直流升级战略》后,我们相继从苏宁、国美等大卖场的促销信息明显看出美的正在重点推广高端全直流变频空调产品。

(4)由于公司营销模式转变,难免造成渠道的停顿和一定程度的混乱,导致11月内销突然明显下滑。估计这种动荡造成的影响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分析结论:

(1)“裁员风波”和美的的战略转型都说明了在当前较为严峻的经济环境中美的的发展受到了影响,前几年

快速扩张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已经开始暴露出来(营销推动增长的过程中销售队伍过度膨胀、追求规模的业绩指引下企业和经销商利益上产生了一些分歧、在多领域快速扩张在行业内部树敌过多)。美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正努力向“技术主导型”企业转型,并在经济环境不理想的情况下优先考虑企业的利润。

(2)其实我们在8、9月份的时候已经了解到美的会进行战略转型,所以对美的裁员这一事件并不如外界舆论那样感到突然。另外,由于美的电器2011年无论是销量还是利润都是比较理想的,所以此次转型应算是企业的一起主动调整。

(3)必须理性客观地认识美的在行业中的地位。从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美誉度考虑,美的在家用空调和白电行业第二名的地位目前还是非常稳固的,但与行业第一名确实存在差距。我们必须看到竞争对手的优点:格力空调目前仍是家用空调行业份额最大、品牌溢价能力最强的企业。其在品质的控制和口碑、渠道的控制以及自主知识产权的储备方面均优于美的;海尔在仍是国内白色家电的第一品牌,其在冰箱和洗衣机行业的份额(特别是中高端的份额)仍然占绝对优势,其品牌的美誉度和溢价能力也较美的高。

当然,美的也有自身独特的优势:

①较为完备的企业治理结构。与业界主要关注技术、品牌和规模不同,我们认为完备的企业治理结构才是关乎企业长治久安的重要问题。首先产权明晰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产权明晰才能做到企业的权、责、利三者之间的一致。为了构建合理的治理结构,何氏家族选择彻底退出美的电器的日常经营管理,这是需要长远的眼光和惊人的魄力。这也是竞争对手所不具备的。

②合理高效的产业链布局占有先机。虽然有像格力这样在空调核心部件上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但就产业链布局而言美的仍然占有先机。全球每四台空调就有一台使用美芝压缩机,美的旗下威灵电机也是全球第二大电机企业,而且这两个企业都是开放式的企业,不仅供应美的空调,也被众多空调品牌所选用。这些优势在短期内很难被竞争对手所复制。

③强大的营销能力,并正加大研发的投入力度。美的被业界普遍认为是“营销驱动型企业”,当然这种称谓在业界中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怨恨或者不屑。大家总是喜欢看到所谓“技术主导型企业”。而我们认为,必须更加全面地看待问题。“技术主导”当然是个好东西,但“技术主导”也并不是企业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唯一因素。表较典型的例子就是“苹果”的成功。很多人把“苹果”的成功归功于“技术主导”,其实并不尽然。如果论技术投入IBM的投入在一直以来的很多年都远大于“苹果”,在硬件上的核心技术“苹果”是没多少值得炫耀的。但“苹果”聪明地把握了消费者的潮流和心理,建立“创新和有趣”的市场定位,并运用专卖、不开放的系统、饥饿营销等营销手段是大批粉丝愿意通宵达旦排队等待新品的上市。或许,多年以后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苹果”产品真的在产品性能上远优于竞争对手吗?是否值得为其付出如此高昂的溢价?因此,技术和营销都不是唯一,如何做好两者的结合才是最关键的。

④独特的自我调整和纠错能力。美的是一个遇过多次困境,但又每次都能实现再次飞跃的企业。1997年,中国空调市场排名前三的是春兰、华宝、格力,而刚刚进入空调不久的科龙和海尔也蓄势发力,而美的空调销售下滑到第六位。但通过调整,美的即在1998年重新进入行业前三;2003年组织架构大调整;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时的调整。

美的纠错的手法一向是当机立断、大刀阔斧,这已经是美的的一种文化。美的曾经犯过不少错误,2000年进军互联网产业、2003年进军汽车产业以及2004年考虑投资电力等产业,但一旦当美的意识到之前决策出现问题时,都会毫不犹豫地进行调整,不该继续做的项目坚决砍掉。这就形成了美的“永远不变的是变”的企业文化。

(4)美的转型时机比较合理,效果有待观察。

我们认为本次美的转型时机是比较合理的。一方面,今年美的的业绩还是相当不错的,所遇到的问题也还只是初露苗头还没有根深蒂固(扩张速度过快的问题是2010年非常好的市场形势,使美的冀望快速扩张造成的);另一方面,目前正处于空调、冰箱的销售以及用工的淡季,调整对全年销售的影响相对较小。

对于调整的效果,我们认为需要观察。我们短期判断调整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是:(1)2012年一季度的利润指标会否明显下降,利润率会否明显上升;(2)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能否在2012年二季度前明显回升,重新拉近与主要竞争对手的距离。

(5)大股东斥巨资快速增持隐含的信息。

通过分析本次美的电器大股东增持公司股票的力度和速度,以及考虑公司经营变化、再融资行为等可能存在的重要因素,我们认为增持背后隐含的信息如下:

①大股东对美的电器经营状况和转型调整状况感到可控和乐观。由于公司控股股东增持公司股票有半年以上的锁定期,如大股东并不认同目前状况可控,在最资本市场没有特殊的情况下(再融资等),不可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增持;

②大股东对目前股票市场以及美的电器股票价格变化的前景也感到乐观。鉴于本次增持力度大、速度快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股东对股票市场和公司股价的乐观预期;

③或与以后实施整体上市有关。这种猜测短期内不可能得到证实,而且在未来1年以内成行的难度很大。但不排除目前增持有助于降低大股东整体上市运作的成本,并确保控股地位;

④或与年报业绩以及分配方案有关。可能存在某些因素提升2011年业绩,并推出较大比例的转增方案(虽然从价值的角度转增不会增加公司的价值,但对股价正面刺激作用是存在的);

⑤不存在再融资计划、不存在被收购或被恶意狙击等需被动维护股价的因素。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