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连抛三个不可比回应郎咸平质疑
2004年08月23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素有“郎监管”之称的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知名经济学家郎咸平炮轰知名企业事件再度引起关注,继格林科尔之后,TCL昨天也在深圳作出回应,称某学者(注:指郎咸平)的炮轰根基不稳,并连续抛出三个“不具可比性”进行反驳。致使昨天在深圳举行的TCL集团机构投资者见面会的前半场完全成了反驳会。
郎咸平:中小股民如何能确定TCL所公布的净资产回报率可信?有没有虚假的成分?
利用电子行业排名来观察TCL的经营绩效,2003年,TCL净资产收益率名列前茅,合乎以高净资产收益率图利的管理层大前提,但其他指标矛盾重重。
TCL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东生
1、行业数据不具可比性
2、整体上市的公司与非整体上市的公司不具可比性
3、非上市公司的数据与上市公司不具可比性
昨天本来是TCL集团公告旗下TCL移动境外上市获证监会批准的日子,但从10时见面会开始,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秘陈华明就针对8月14日某权威证券媒体刊登的郎咸平《缺乏信托责任,中国股市最大的问题》一文进行回击。
引起“郎监管”关注的是,目前一些公司信息披露中的造假行为越来越隐蔽,甚至一些专家都很难发现问题所在。当谈到如何在解读上市公司报表时抓住要害、发现问题和风险,给予投资者一些建议时,郎咸平举了TCL的例子,从而使TCL成为继格林柯尔后第二家被郎监管炮轰的大企业。
TCL股票应声下跌
郎监管言论发表后的第一个开盘日(16日),TCL股票下跌0.12元,一度跌至上市以来的最低价4.73元,仅是2月6日最高价9.46元的一半,17、18两日也连续下跌。
对此,TCL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东生昨天坦言,“TCL集团股价最近波动,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也不知道怎么解释”。但与格林柯尔用一纸诉状状告郎咸平不同,TCL连抛三大不可比来回应质疑。
陈华明称,TCL集团是2004年1月30日上市,2003年年报反映的是上市前的数据,拟上市公司的数据与上市公司的数据比较,除产品毛利率外,其他该学者引用的指标基本缺乏可比性。没上市前,TCL还没融到资,现金比率当然低,资产负债率当然高。
郎咸平:高净资产收益率何来VSTCL:推导方式并不科学
郎咸平:如此低的毛利率和主营业务利润率(排名25),如何能创造出如此高的净资产收益率呢(排名3)?我认为只有一种可能,即TCL有极低的成本费用,但TCL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却排26名。
陈华明:毛利率、主营业务利润率与净资产收益率不存在直接的逻辑关系,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离开净资产周转率这个关键环节,就无法得到主营业务利润率与净资产收益率的关系。
其次,毛利率与净资产回报率之间更无必然联系,其中的影响因素除了净资产周转率,还有期间费用率。另外不同产品的毛利率排名更不能推导出净资产回报率的高低,不同产品的期间费用率同样呈现不同的规律。单纯以毛利率去推导净资产回报率是不科学的。
郎咸平:高风险低收益不合理VSTCL:无法建立逻辑关系
郎咸平:流动比率和现金比率居于26和31名。资产负债率居35名,而利息保障倍数居于12名,显示TCL财务风险是很大的。为何高风险却创造出极差的股票收益率(排名32)?
陈华明:股票收益没有统一的计算指标,如果文章提及的股票收益率是指一定时期内股价的表现,则不能作为分析指标。股票收益率与流动比率、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风马牛不相及,与公司基本面无关,这是股民个人投资的事情。
另外,不同行业、不同产品之间的流动比率、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没有可比性。合理运用财务杠杆为股东创造价值正是公司管理层追求的目标。
该学者引用的是TCL集团上市前的数据,如果与其他上市公司比较排名,应采用TCL集团上市后的财务指标。
郎咸平:股票收益率低较合理VSTCL:无法得出此种结论
郎咸平:TCL净利润增长率(排名16)和总资产增长率(排名23)属行业中下等水平,因此TCL应是增长速度缓慢且盈利看淡的公司,股票收益率(排名32)就显得比较合理。
陈华明:TCL集团2003年较2002年净利润增长率为34%,这样的增长率就我们理解不是中下水平,公司自己满意,相信投资者也是比较满意的,由此无法得出TCL是一个增长速度缓慢而未来盈利看淡的结论。
其次,总资产增长率排名不能代表公司的增长率,总资产增长可通过负债的增加、发行股票等方式达到。
(摘自广州日报/卢德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