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电器新目标:2008年销售冲刺1000亿
2004年10月27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作为中国大陆的商圣,黄光裕的梦想就是在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之际,用1000亿元的国美产值来证明自己的经营智慧与成就。
对比目前全球家电零售老大Bestbuy,便可看出国美电器的价值几何。Bestbuy 9月10日股价收于50.45美元,总市值约为163亿美元,而其2003年度净利润为8.3亿美元,动态市盈率为19.63倍。若按照国美200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0.85亿元来算,其全年的净利润当在3.5亿~4亿元之间,再加上20倍的市盈率,则其总市值最多可达80多亿元。
当然,国美电器仍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不能完全以过去的数据来评估其价值,因为按照国美电器的设想,其到2008年销售收入将超过1000亿元,以其现在约3%的净利润率推算,净利润会在30亿元左右,如果按照20倍市盈率,总市值当在600亿元左右。如此看来,现在国美电器的估值仍会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实际上,黄光裕之所以如此估值的一个重要基础便是:国际资本市场非常看好连锁零售业态,联华超市(HK 0980)和物美商业(HK 8277)在香港市场受到的追捧便是明证。
“坏孩子”更有生命力?
直到1998年,国美电器的发展一直局限在北京地区,尚未受到外界更多的关注。而从1999年其开始向外扩展之时起,有关国美的议论便多了起来,在其零售网络越来越大后,经常会听到国美与他方,尤其是上游供货商之间的纠纷。
事实上,在流通业越来越发达的今天,零售商与制造商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利益分配的争端,甚至是主导权的争夺。国美电器在羽翼渐丰的过程中,逐渐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印象,甚至被人称为“坏孩子”。
国美与制造商最近一次发生较大冲突是在今年初。2004年2月17日,成都国美召开发布会通告成都当地空调经销商,将执行总部“空调大战”计划,从20日开始对其售卖的几乎所有品牌空调进行大幅度促销,其中一款格力空调降至1000元,为降价之首。
格力方面随即做出反应,认为这次降价活动为国美的单方面行动,给自身造成了很大损失。首先是损害了自己高质量的市场形象,同时,突然降价给四川其他的经销商带来了极大的混乱。格力向成都国美正式发函,要求立即停止降价行为。
但是,成都国美拒绝了这一要求。成都国美坚持认为这是商家的正常促销,坚持继续降价。此举最终导致了格力自成都国美卖场主动撤出。3月9日,国美向格力发出“清场令”,双方合作关系终止。国美开始全力扶植二三线空调品牌的成长,格力也开始与北京大中、上海永乐等家电连锁企业探讨合作。
一场家电零售老大和空调老大之间的互相封杀好不热闹。其实,早在2003年5月,深圳国美就曾搞过一次“买威力、送格力”促销活动,由于威力品牌知名度远不如格力,此举引起了格力的极大愤怒。与此类似的是,在过去,国美和海尔曾经吵闹了4年,一直注重高端品牌形象的海尔和走低价战略的国美也是互不认可。
叫板家电大佬掌话语权
国美敢于和老大叫板已不是第一次。2000年7月,针对彩电峰会的限价,国美选择了不予理睬,连续数个周末在京、津、沪各门店推出特价彩电,迫使彩电峰会成员的产品相继在国美大幅跳水,“国美击垮彩电限价联盟”一词频频见诸报端。
7月15日,熊猫彩电在国美的门店上演跳水比赛,其主导产品21英寸超平彩电及主销机型2966型超平彩电售价1898元,比彩电峰会的限价低690元。7月20日,熊猫集团副总经理邓伟明专程到京,称国美搞这次特价活动事先并未和熊猫沟通,并立即停止了2966型彩电的后续供货。
而后,当时的彩电大王长虹登场支援熊猫。7月28日,长虹北京分公司就北京国美推出74厘米超平彩电卖1980元之事,发表了措词强硬的书面声明,并暂停供货,要求国美对该次炒作给长虹造成的损失负责。
对于国产品牌如此,国际品牌也同样如此。2003年1月,上海国美与日立空调方面在利益分配商产生严重分歧,谁也不肯让步,上海国美总经理陈云峰和上海日立对外发言人綦伟都在接受采访时措词强硬。
2003年11月,上海国美又与中国移动共同启动了“超低价围剿G网手机”的活动。该活动将十余款GSM手机价格下调30%~50%,其中一款摩托罗拉的手机跌破200元。该活动与此前上海永乐电器掀起的CDMA特价手机活动一道,一举击溃了上海原有的手机价格体系。
但是这种消费者普遍欢迎的行为引起众多手机厂商的普遍愤慨。有数家厂商抗议国美的“超低价”,认为属于违反合同操作的行为,并要求国美马上停止特价销售。上海国美方面态度强硬地表示,绝对不会改变原定的销售计划。而国美总部也将用“终止长期合作”来强制厂商接受国美实行的“超低价”。
信息来源:信息时报 施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