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中国空调大战再次成为业内外关注的焦点
2002年03月20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前不久,格兰仕燃起马年空调价格战火后,今年空调大战的话题再次成为业内外关注的焦点。今春天气的提前转暖已经让空调厂商嗅到了钱的味道,纷纷厉兵秣马以求旺季销售一马当先,海尔、春兰、美的、格力、科龙均提前排兵布阵。来自空调销售渠道的种种信息表明,2002年空调行业将变局迭出,行业调整已是大势所趋。无论价格战、技术战,还是服务战,马年空调竞争谁会是最大赢家的争论十分激烈。
大户再成焦点
大户在业内是一只让人既爱且怕的怪兽,许多品牌靠大户起家并拓宽市场,也有一些品牌就此失去说话权。从郑百文事件中,众多厂家认识到依赖大户销售的风险。
据称,在去年底上海召开的经销商大会上,美的提出“规范一级(经销商),发展二级(经销商),决胜终端(消费者)”的新策略。针对美的空调策略的改变,空调经销商们说,咱们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赶紧寻好下家;空调厂家特别是成长性品牌则认为这是个取而代之的机会。但美的空调事业部总经理方洪波强调,美的空调2002年的营销策略依然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依靠代理商”。是美的想低调处理,不事声张,尽量不得罪大户,还是确实被冤枉了?不管美的要削弱大户,加强终端的说法是否真实,大户与厂家之间的“问题”一直存在。在空调利润空间普遍降低的情况下,厂家需尽可能地缩短中间环节,降低销售成本,让产品以最快速度到达消费者手中。决胜终端的积极意义就在于加强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
去年底,格力6000人的经销商大会在珠海一结束,便有与会经销商若干顺着广珠高速公路,直捣顺德,去美的等厂家转转;参加完美的在上海召集的经销商大会,也有经销商直飞江苏查看新科的空调厂房;在偏隅广东台山的乐华,一些空调大经销商也在观察……经销商“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其内心的不安全感。对于大品牌的步步防范,苏宁集团总裁张近东没有直接评论,只回一句“苏宁不会依附于任何品牌,想当初苏宁做到了华宝全国销量1/3的代理,春兰江苏省销量80%的代理,见识多了。”苏宁集团副总裁孙卫民接受采访时认为,“规范一级”的说法有一定道理,说明厂家学会了两条腿走路,通过环节上的压缩,实现成本的降低。
与其它空调巨头不同,春兰却在密切同经销商的关系。记者日前从春兰获悉,今年国内春兰空调营销的总体构架将有重大调整,建立以经销商和专卖店为主体的销售终端网络各项政策业已出台,全国近200城市的800多名经销商已经与之签订今年增点扩销的系列合同。春兰集团高级副总裁孙庆告诉记者,春兰下决心重新整合所有经销资源,争取在今年的空调大战中继续占据第一集团军的位置。
二线空调品牌更是十分看重经销商。新科空调新闻发言人刘斌说:“我们现在能做的首先是保证自己不犯错误,然后静静地等待机会,我们打的是一场持久战”。据悉,某著名空调品牌的前10家经销商中,有6家已同新科达成了合作意向。张近东在与新科空调总经理吴勇历经四、五次磋商之后,已于2001年12月28日在南京基本敲定合作大局。据透露,双方将通过物流链的整合,实现经销商和制造商的两库合。迄今为止,新科已相继在全国25个大中城市和地区建立了营销分公司,建立分公司的前提则是选取经销商,打造和辅助有实力的经销商。格兰仕也表示一直非常注重同经销商的密切合作。
中小品牌跃跃欲试
西单商场空调专柜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消费者在选择空调时一般考虑两个方面。一部分消费者比较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这些顾客往往乐于选择海尔、格力、三菱电机和松下这些性能较好但平均价位稍高的品牌;还有一部分顾客则完全看产品的价格,选择价格低的产品,如美的、海信、科龙以及LG等。各大厂商也注意到了价格对销售量的直接影响,因而必然会在上面大做文章。尽管许多厂家接受采访时都表示不愿看到今年的空调价格大战,但事实上大家都在为此做着准备。从大年初三开始的一周内,科龙新班子甫一上台便为“盈利大战”拿出新行动——包括董事长顾雏军、总裁刘从梦、副总裁严友松等分别给全国七大区域的经销商拜年。格力总经理董明珠也亲自率团拜访大经销商,加紧了对市场的精耕细作……来自中国家电协会统计显示,从2000年到2001年一季度,不同品牌群体的销售额比例呈现出微妙的变化,主导品牌销售份额基本稳定,一批成长性企业和合资品牌的份额在小幅攀升。随着大户的介入,谁能断言成长性品牌份额的“小幅攀升”不会变大呢?一些空调新军在2001年赢得了空调行业的“眼球”,但他们会不会在短期内成为二线空调品牌的领头羊,进而在一线品牌中成为一匹“黑马”还是一个未知数。
海外军团来者不善
最先占据中国空调市场的是日本家电巨头如三菱重工、松下、东芝、日立、三菱电机等,虽然春兰、格力、美的、海尔等国内空调制造商力挽狂澜、后来居上,但这些洋品牌早已扎根中国,加上他们正在实行的本地化生产,仍是强劲对手。
三菱重工是家用空调器鼻祖,在广东江门等地有空调生产基地;三菱电机在上海生产整机、在广州有压缩机生产基地。日立在淡出中国空调市场一段时日后重新加入战团。东芝虽已经淡出家用空调市场,但与美的在顺德还有合资企业,共同生产压缩机,在中国也有产于泰国的东芝空调在销售。另外,日本的大金和夏普在上海也有不小的投资,上海夏普还是中国空调业界数一数二的出口大户。去年底,日本著名空调品牌东洋电机宣布,对购买其空调的用户另外赠送1000元港币,同时特地推出两款“入世先锋”2HP柜机和1.5HP挂机,把2002年新品--2HP柜机定价为2999元,一改柜机价格居高不下的“暴利”现状。接受记者采访时,东洋电机(中山)有限公司总经理罗俊章说,目前东洋电机正在积极准备,不久将在价格方面有大的举动。
韩国的产品就象韩剧一样紧随日本之后在中国刮起旋风。2000年,LG空调以410万的全球销量一举超过松下,登上全球空调销量第一宝座。LG在中国的合资企业是国内空调企业的强劲对手。据西单商场空调专柜销售人员介绍,在西单商场空调销售排行榜中,LG的销售量仅次于以海尔、美的为代表的第一层次销售量,与海信,科龙的销售量相当,同列第二档次,超过了日本的松下和三菱电机以及中国的格力。三星也在中国销售原产韩国的整机。针对2002年市场竞争形势,分析人士说,随着空调进口关税的取消,韩、日空调企业将是今年中国市场新加入的竞争力量。
服务技术将成主流
就在格兰仕以大幅降价拉开马年空调价格战序幕时,空调业界却出现了少有的反调。
2月28日,新科在京推出“终身(8年)包修卡”。持此卡者,自购机之日起除享受公司规定范围内的服务外,还将享受整机包修8年的服务,其中还包括免费享受不计次数的移机、加氟、清洗等增值服务。服务将是新科空调2002年最主要的市场手段。
去年2月14日引爆了空调价格大战的春兰,今年却更强调技术战和服务战。春兰今年实施了与国际家电服务接轨的“交互式服务”新举措,并由此获得了巨大商机,为同业品牌提升和服务竞销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据了解,春兰实施的“交互式服务”是在国际家电厂商“将服务外包给专业的服务商”基础上,结合消费者的服务需求,推行的一种以自身服务体系为核心,以专业、特约服务商为骨干的社会化、开放式服务。在这个大系统内,春兰服务体系除相应承担各类服务,并指挥、协调、调度、检查和考核专业的、特约的各服务商外,还定期为服务商培训服务人员。
以服务见长的海尔,则强力推出融高科技、人性化和智能化于一体的海尔变频智慧眼空调。该空调可以通过空调器内置红外人感传感器的自动感应,根据室内人数的有无和多少,人的活动范围及室温,自动开启和关闭机器。
业内预计,2002年空调市场增幅将比上年提高15%,但市场前景并不乐观:空调早已供大于求,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摘自《中国压缩机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