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作汽车与装备制造的双料强国

2005年11月17 14:51:00 来源:制冷快报
11月2日, 2005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制造年会暨国际先进汽车制造技术及装备论坛上,来自国内外汽车界、装备制造界的300多人齐聚上海。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在致辞中提到的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汽车制造与装备制造的“双强国”的目标,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

张小虞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中国汽车工业在世界汽车工业中的地位以及中国要实现汽车制造强国的目标等方面, 深刻剖析了汽车业与装备业之间的互动关系。他总结说,技术创新将成为中国汽车行业未来5~10年最主要的任务,而技术创新不仅包括产品的设计创新,还包括产品的生产、制造、销售全过程的创新。从这个意义来说,汽车行业要与装备业实现同步支撑,同步发展。

张小虞首先分析了汽车业与装备业的关系。他认为,汽车的发展与装备密切相关。一方面,汽车成为机床的主要市场。汽车行业投资的一半以上用于设备购置,而机床产品的40%为汽车行业所消费,汽车行业是机床的第一大用户。但令人遗憾的是,汽车装备的80%为进口设备。另一方面,汽车制造方式的变化带动机床的相应变化。汽车的生产从大批量生产到精益生产到个性化生产,如今在生产线上再很难见到同类型、同品种的汽车。中国的装备业要想占据这个市场,制造方式也要随之变化。不然,将很难使我国实现汽车强国的目标。

张小虞还从汽车业的发展历程剖析了装备业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50多年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世界汽车生产的大国。

对中国汽车工业的评价,张小虞说可以用“3个已经”来概括。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汽车制造的200万人带动了相关制造业以及相关第三产业的2000万人的就业;中国汽车工业的价格、产量已经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行;中国汽车已经实现了投资的多元化,我国引进的1000项技术以及自有技术已经成为世界汽车技术的一部分。

对于中国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张小虞充满了信心。预计未来5~10年中国汽车工业仍将保持与GDP增长同步、并以略高于GDP增长的速度发展,到2010年本土产量将超过800万辆,到2020年将超过1000万辆,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汽车生产大国。

同时张小虞还预测,中国汽车工业将成为对中国经济增长有带动性、决定性的产业。由于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新的制造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广泛应用,汽车工业已迈入高新技术产业的行列。中国将实现从汽车制造大国向强国的转变。而要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零部件企业、装备制造业的支持,以形成完善的支撑体系。另外,中国汽车行业还将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需要立足于自己的产品自主创新,相关零部件产业、销售服务体系的创新,以及装备制造的同步发展。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