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行业图谋“救赎”
随着杭州天气的渐渐升温,各大空调品牌的老总们也早早感受到了夏天的热度。
“今年杭城空调市场的销售旺季启动得格外早,2月中下旬市场就开始大幅升温。放在往年,通常要到4月下旬才有起色,真正的销售高峰要在五一黄金周。”浙江美的空调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大乐说。
因为去年夏天天气相对凉爽,国内空调销售不畅,而金融危机的影响,使空调出口量也急剧下降,这使得国内空调的库存量大大增加。所以,对于空调厂商和相关经销商来说,今年夏天也显得比往年更为重要。
库存创历史
根据各种数据统计,2008年1—3月,中国空调内销出货量保持在同比20%的增幅水平,空调企业开始按照沿用多年的“淡季压货”这一潜规则向渠道大量铺货,生怕再次遇到近两年的旺季断货情况。
然而,事与愿违。2008年4月内销增速放缓,一场危机悄然袭来。在汶川大地震彻底打乱空调市场的正常部署之后,5月中下旬和6月的中国几乎完全笼罩在阴雨之下。中华商务网的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5月,空调内销总出货量仅有312.72万台,同比下降32%,6月则同比下降21%。虽然闷热的7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压力,但整个经济环境的转变仍然影响了消费的增长。2008年的旺季空调销售量甚至低于2006年。
日前,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秘书长陈钢明确表示,空调行业在2008冷冻年度结束之后的行业库存高达1500万台,很多库存是去年上半年原材料成本处于高位时生产的产品,其中80%以上还都是会被空调能效新标准所淘汰的四五级能效产品,这一数字创造出空调行业的库存新纪录。
面临如此巨大的库存压力,厂家的出货意愿自是十分急迫。
“救赎”之道
在苏宁电器营销总部执行总裁金明看来,今夏高温,可能使去年因为凉夏而暂时压制的需求得到爆炸性释放,因此2009年中国空调行业“危中有机”,预计全年空调内销规模将超过2800万台。他认为,这是实现空调行业“自我救赎”和阶段性调整的良机,空前规模的价格刺激将成为关键。
价格刺激战略时下正被所有空调厂家和家电卖场用得如火如荼,早在2月下旬,空调业就掀起了一波降价潮,一些商家1HP和1.5HP空调的零售价已经分别回落到1100~1400元和1500~1850元,回落幅度在20%~30%之间,而这一价格已经低于2005年的平均价格。
“为了冲击五一市场,预计平均还会有10%的降幅。”杭州某家电卖场空调部门负责人说。
与其他家电品类不同,空调销售的季节性最明显。按照行业惯例,空调销售的爆发期自3月份启动,根据天气情况,一般会在6-8月份形成爆发,而“井喷”式销售会出现在6月下旬到7月份的某一段时间里,时间持续约2周左右。在这个“靠天吃饭”的行业里,过了8月,这一年的生意好坏基本上就能看出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