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冷联盟秘书长刘京应邀出席盐城极地冷链物流推介会
制冷快报讯,2014年5月28日,由江苏极地冷链物流有限公司主办的“2014年盐城极地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推介会”,在盐城驿都金陵大酒店举办。行业知名专家及盐城地区冷藏、冷冻食品等相关产业精英人士齐聚一堂,围绕“食品安全背景下的低温食品冷链仓储与运输”,各抒己见。中冷联盟刘京秘书长应邀出席,并发表了“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专题发言。中冷联盟专家委员谢晶教授(上海海洋大学科技处处长)做了“食品安全与冷链关系”专题发言、农业部农产品安全技术中心丁保华处长介绍了有机、绿色、无公害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三品一标”标准和发展情况。
刘京秘书长首先介绍了2014年中冷联盟发布的最新行业运行统计数据:基于对全国680家规模以上(营业收入一千万以上)的冷链物流企业调研数据,冷库容量共计20,469,713吨 (57,546,093立方米),冷藏车29,444辆。按地区分布情况统计,江苏省以冷库容量320万吨居首。其中拥有高温库370个,库容16,921,639立方米;低温库532个,库容31,888,465立方米;超低温库180个,库容8,735,989立方米。基于100家企业的调研数据(680家中随机抽取100家),共有立体库22座,组合库29座,土建库66座。计划新建冷藏库(不包括在建工程和二期库)3,304,397吨,同比2013年计划新增1,300万吨相比,投资趋于理性化。计划新增冷藏车辆1,205辆,同比2013年1,280辆,差距不大。由此可见,冷库保有量接近饱和,而干线运输和城市配送业务外包外放的概率加大。库是冷链节点,而运输才是冷链的灵魂串连者。冷链蜘蛛计划“连点成线、结链成网”将改变单体冷库、单线运输的行业现状。
之后,刘京秘书长通过分析当前行业现状,对冷链产业发展模式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大胆的预测。刘京秘书长表示:“新旧交替、服务层次不齐、价格竞争激烈;单体冷库、单线运输,坐地收租、三方接库、外协车源是冷链不争的事实和普遍现象。部分企业认为利润等于降耗,降耗等于省钱,省钱等于关掉制冷机组,由此引发冷链物流最大的信任危机—断链,并直接影响食品安全及品质、口味。冷链的特点是冷,而灵魂是链,怎么构筑全程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需要资源、信息、货源开发协同发展,实现资金流、货物流、信息流三流合一,方能提供企业效率和提升行业资源利润率。因此,未来冷链产业发展模式及发展趋势,面临跨界和夹缝生存双重考验。”在演讲最后,刘京秘书长呼吁:“冷链的生态环境需要甲乙共建,冷链物流才能良性发展,才能保质保量的提供服务。我们不能以满足现代需求而影响后产业时代的发展,更不要一味压低物流成本。要把物流作为战略来看,淘宝的瓶颈在于物流配送慢,京东快。菜鸟网络不是建平台而是先建物流体系。只有共赢才是永恒的合作伙伴,才是冷链物流可持续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