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怎么打造节能住宅
节能住宅在国外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了呢?有关专家在对英国、德国、挪威、瑞典、荷兰等欧洲国家进行学习考察后发现,单在多、高层住宅的形体高度、外观造型和立面色彩方面,国内与欧洲国家已看不出有多大的区别,国内许多著名小区的住宅放到欧洲去也称得上是上乘之作。但在节能等内在品质上,差距非常大。
如何处理成本与房价的矛盾——
政府推动节能住宅发展
在考察的全过程中,各国对住宅节能的重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英国政府从1986年开始制订国家节能计划,将建筑节能由低到高分为10个等级。
在该计划执行的初期遇到的最大障碍是开发商和建造商因节能而增加住宅的造价,从而影响到普通购房者,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的购房。但是这部分增加的造价,换来的却是长远的经济效益。按新标准设计的节能型住宅比传统住宅在能量消耗上的花销要减少75%。
政府在强制执行节能计划时,一方面要考虑不同阶层购房者的心态,另一方面强调就地取材解决节能材料,减少运输费用,尽可能降低住宅成本。因此,英国各地根据国家节能计划因地制宜地制订政策,推动了住宅节能工作的开展。
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英国的新建住宅基本上都达到了最高节能等级的要求,并且住宅的内部舒适程度也因节能构造的增强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现在“生态型住宅”又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欧洲国家对住宅墙体的保温隔热和门窗的节能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建筑师必须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设计和选用材料,对人体和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材料被严格禁止。
如何保温隔热又有新鲜空气——
推广会呼吸的房屋
在考察期间,我们发现许多住宅的窗子上部、阳台门上部和外墙上都有不太显眼的进风器,这是近二十年来在发达国家推行的住宅新风系统。
传统的住宅由于密闭性差,没有通风的要求,在集合住宅中通风主要靠土建管道井来完成。但由于是自然拔风,这种方式受到建筑物的高度限制,又由于无法控制通风量,室内的热量同时被排出,能量散失,舒适性也得不到满足。
从上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节能的需求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外墙、门窗保温隔热和密封技术得到了推广和加强,同时也使室内外空气的交换问题凸显出来;至上世纪80年代初,“智能性房屋呼吸系统”开始进入家庭,空气质量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住宅能耗进一步降低,目前,“房屋呼吸系统”已席卷欧洲。
这种“房屋呼吸”概念,即通过对通风量的控制,形成室内外正负压差,让新鲜空气先进入主要居室,然后经过卫生间和厨房,将污浊空气排出室外。
在英国MiltonKeynes的“BloorHomes”住宅区和汉诺威的产业化住宅样板间展示厅,我们看到了安装在室内的自平衡单户式空气置换系统,体积不大,噪声极低,每天24小时持续工作,据说每天运行费不超过人民币0.6元。
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