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采暖价格上涨激起波澜

2008年10月15 00:00:00 来源:制冷快报

锅炉供暖安检先行

随着天气渐渐变凉,浴池成为众多市民经常要去的地方,而学校,医院等地方的采暖锅炉也将陆续投入使用。日前,邢台市质检局特检所采取拉网式检查方式,对该市安装有采暖锅炉的单位进行了检查。重点检查浴池在用锅炉是否注册登记、是否进行定期校检、司炉工是否持证上岗、锅炉安全附件是否进行定期检验、锅炉安全技术档案是否健全等。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消除在萌芽状态,检查人员对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的单位进行了行政处罚。特检人员在要求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操作人员进行专门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对所有超期未检测的设备一律停止使用,以保障采暖锅炉的安全运行。

暖阳难遮采暖季隐忧

这两天艳阳高照,是难得的“秋老虎”。然而,短暂的秋日温暖,并不能缓解人们对一个月以后就将到来的采暖季的担忧。担忧什么?担忧那似乎见风就涨的采暖价格。

连日来,本报相继报道了石家庄、保定、邯郸、张家口、沧州等地上调采暖价格的新闻。新闻总是简短的,但在这简短的新闻背后,其实蕴藏着极大的民生难题。为什么各市物价部门召开的供暖价格听证会都是“涨”声一片?为什么在调整价格的政策出台过程中,我们听到的都是企业成本上涨的声音?作为一种公共需求,为什么让市民免于受冻的供暖,竟然越来越呈现出公共性稀缺的特点?

当然,国内新一轮电煤紧张,煤价上涨,以及其他一些不可抗因素,可能会对城市供暖企业形成一定的成本压力,包括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也都下发通知,许可通过价格等措施适当缓解,这些都是各地上调取暖费的肇因。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消解成本压力,不应该仅仅是消费者这个终端,还应该包括政府和企业;即便是发改委的通知,也明确表示,价格措施之外,还有财政、税收等措施可以采用。更何况,各地已经公布的取暖费大幅度调整,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

连日来,本报记者采集全省各市的供暖政策变化信息,并深入市民家中,采撷来他们最直观的感受,以为一种别样的民生记录。

市民对“暖冬”的无奈和隐忧

10月12日中午,70岁的阳光(化名)老人坐在居民楼旁边的空地上,享受着煦暖的太阳光。享受阳光的同时,他在担忧,面对取暖费大幅上涨的事实,今年这个冬天能否温暖地度过?

日前,省建设厅、省物价局、省财政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我省今冬供热工作的通知”显示,调价原则是“供热价格适当提高,财政补贴适当增加,煤价成本企业适当承担”,并要求对居民供热价格要分步调整到位,提价幅度严格控制在群众可承受范围内,对困难群体应制定相应的补贴措施。

这种“分担时艰”的规定,显然得到了市民的普遍欢迎。在记者采访中,受访者普遍认为,在物价普遍上涨的背景下,今年冬季的取暖费上涨已成为事实,他们最关心的恰恰也是,即便涨价无法避免,其涨幅不应过大,要充分考虑市民的承受能力。

无奈:一月退休金不够交取暖费

阳光老人住在石家庄市裕华区一个比较有年头的生活小区,他不愿过多地透露个人信息,担心生活并不富裕的孩子们看到报道,为他和老伴担心,也不想让孩子们面子上难为情。记者便给他化名“阳光”。

12日,提到取暖费问题,阳光老人说,他的感觉只能用“无奈”两个字来表达。他说,几个孩子都成家单过了,家中只有他和老伴住在74平方米的单元楼里,每月1200元的退休金是他们俩的生活费用,“老伴以前没工作,现在自然也没有退休金”。

“如果按照前几天听证会的上涨幅度,每平方米涨8元,也就意味着,我一个月的工资不够交取暖费。”阳光老人说,他感觉涨幅有些大,应该考虑一下城市里像他这样的贫困人群的承受程度。

按照原来每平方米18.4元的价格,阳光老人家建筑面积为74平方米的房屋,每个采暖期需要支付18.4×74×0.9=1225.44元(他每年有450元的取暖补贴);如果每平方米上涨8元,阳光老人需要支付1758.24元,比原来多支付532.8元,上涨幅度达43.5%。“500多元对别人可能算不了啥,而对我来说,事关重大,这笔钱交多了,意味着就没有吃饭的钱了。”

阳光老人说,目前他和老伴每月1200元的生活费用,只能说是凑合着过,尽量减少开销:两个人的柴米油盐、蔬菜及其他日常开销每月约800元;每月的水、电、气、电话等需要近200元;老伴身体不好,常年吃药……

老人说,每月的退休金都剩不下钱,为了节省每一元钱,他和老伴做到了精打细算:自己蒸馒头,因为一斤面粉可以蒸出一斤四五两馒头,一元钱却买不来一斤馒头;附近菜市场的菜价普遍偏高,为省下几元钱,他每天早上不辞劳苦乘公交车到另外一个菜市场买菜(有退休证,乘公交车免费);除了吃饭、吃药,很少买其他消费品。

“物价的确在上涨,但每平方米涨8元钱有点多,除了政府的补贴,企业也应该承担一些,不能将所有的都转嫁给消费者,也应该给更多的普通市民一些发言权。”阳光老人说。

隐忧:服务能否相应提高

不仅退休老人担心今年取暖费上涨幅度过高而难以承受,上班一族也有着类似的隐忧。

36岁的李女士是石家庄一所高校的教师,她和丈夫的收入加起来每月有4000多元,家住建筑面积为85平方米的住宅楼,以前每个采暖期需要支付1407.6元,学校补贴800多元;按照每平方米8元的上涨幅度,需要支付2019.6元。“实话说,我不能说交不起,但我认为,上涨幅度有些大,承担起来并不轻松。”李女士说,三口之家的各项生活消费、孩子上学读书等,每个月下来,需要2000多元,还要省下一部分钱来还买房的借款。所以,日子过得挺紧张。

另一个让李女士关心的问题是,取暖费上涨了,其服务的质量能否也相应提高呢?由于她家住在一楼,每个采暖期,家里的温度都不稳定,很多时候达不到16℃,多次反映,难以得到解决。“收钱时很积极,解决问题时就不同了,一年推一年,也不知所说的按流量收费何时能实现?到时候,即便是冷一些,交费还少呢。”

渴盼:家中何时通暖气?

在人们感叹今年的暖气费有可能大幅上涨的同时,也有市民在热切盼望能加入集中供热。

50岁的张女士住在石家庄市裕东小区12号楼,自从住进这座楼以来,一直是自己买煤烧土炉。“每个采暖期,我家54平方米的房子,要买两吨煤和一吨蜂窝煤,按照去年的价格,花费1300多元。”张女士说,自己烧土炉取暖不仅脏、累,还不安全,也不省钱。况且,今年买煤就是问题,原来市区的几个煤场都没了,冬季马上就到了,还不知去哪里买煤呢。眼下,为了避免冬天受冻,她只好临时租房子住。 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