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进口量大增 “融资铜”成争议
2011年12月16 15:33:00 来源:制冷快报
制冷快报 - 日前,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中国11月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452,022吨,较上月的383,507吨上升17.9%,同比增长29%;11月废铜进口43万吨,高于上月的38万吨。进口数据大增表明中国吸货意愿强,这主要是进口窗口打开所致。实际上,自今年5月份以来,中国进口精铜及未锻造铜材增速明显加快。究其原因,相关专家认为,主要包括几点:一是进口从6月开始,出现连续3个月左右的进口盈利刺激;二是下半年人民币汇率一度升值加快;三是国内下半年冶炼产能扩大,增加了未锻造铜材的需求;四是国内近3个月产量下降,进口精铜弥补供应不足。
据相关行业人士分析,目前全球经济环境不好,实体消费并不是那么旺盛,铜要么流入融资,要么成商业库存积压。而且从下游来看,开工率季节性下移,产成品库存上升,现货升贴水走软,下游按需购货,消费情况并不乐观。因此,此次进口大增更多是贸易操作,且很可能流行融资业务,而非实体消费增加所致。据制冷快报记者了解,目前,铜市受全球制造业下滑、需求放缓拖累,供应缺口有所缩窄。而宏观环境依然存在不确定性,比如,欧债问题始终得不到令市场满意的解决方案,中国货币政策可能出现微调。中国铜的需求虽然向好,但由于宏观利空因素交织,冲淡了中国需求的利好影响。
业内有人表示:“国内‘融资铜’业务一直都存在,这次铜进口的增长应该与融资有关。”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此次进口量的增加与“融资铜”关系不大。据空调制冷大市场调查了解,“融资铜”现象一直有,但是11月份进口量大增不一定有关,主要是在进口盈利的情况下,加大了进口量。结合当前微妙的宏观形势,专家普遍认为,后市铜价仍将延续震荡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