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威力"到"济南百富特"
感悟 唐 威 力
一、
九十年代初期,济南化工厂作为当时亚洲最大的氟利昂生产基地,产品供不应求,效益非常的好,是许多人想方设法要进入的单位。
1990年,有着五年的销售经历的唐威力被济南化工厂定为劳动服务公司的经理。正是这一年,唐威力辞职了!无疑,他的举动让许多人感到吃惊。同事的惊讶,家人的不理解,朋友的疑问,都没有动摇他的决心。他决定单干,选定的行业就是销售制冷配件。在当时,经营这一行的人还很少。
两万块钱,一间不足十平方的,在别人的店铺一角租的门面,唐威力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进一台压缩机,把包装箱和压缩机共同摆到货架上做为两台卖;有人要货,就到同行中现调;光着膀子和员工一起装车、卸车,一起蹲小吃摊;自己开车四处送货;唐威力—这个在三年后仍被济南化工厂当作反面教材典型的“另类”谈起当年创业的艰辛仍然充满了激情。
“天道酬勤”,正是这样的勤奋使唐威力创办的“威力公司”很快成为在全国成名列前茅的专业制冷配件批发商——
1992年,代理了雪花冰箱的压缩机;
1993年,成为杭州万胜压缩机的特邀经销商。
1994年,成为浙江三花公司在全国的八大经销商。
1995年,开始全国代理烟台精密铜管厂的铜管。
1997年,代理了黄石东贝压缩机。
2001年,以华北代理的身份顺利加盟泰康压缩机的经销商阵营。
2002年,被沈阳谷轮压缩机厂选为山东地区的经销商。
至此,唐威力完成了由零售到批发,由批发到经销大户的进程。谈起自己的发展,唐总归结为“信誉”“人品”与“审时度势”三大要素。
前几年,制冷界的许多生产厂家都有“硬性”派货的销售习惯,当时的威力公司已经开始根据自己的经营状况与供货厂家约定进货计划与付款日期,而供货厂家往往订一百发一百五,订一百五发二百。如果按约定的计划付款,无疑增加了威力公司资金与库存压力,在这种完全可以不符款的情况下,唐威力依然按约定的计划付款,从不拖欠。正是这种讲“信誉”的行为使的唐威力在供货商中留下了良好的口碑,为威力公司的发展储存了足够的能量。
唐威力豪爽、热情、真诚的做人风格,为他与合作者留下了充足的发展空间。他的供、销网络中,大多已有十几年的合作历史,许多已发展为私交甚好的朋友,其中最为威力公司员工津津乐道的就是唐威力与杭州万胜压缩机厂老总张海明交往。
1994年夏天,同样处在创业初期的张海明带着他的销售人员来到济南。当时的万胜压缩机在市场上还是一个崭新的品牌,市场对新产品的接受依旧受当时意识形态的影响,不愿意接受新产品。
一杯清茶,一份对创业的理解,让两位对事业有着相同执着理念的老总碰出了火花。他们决定:合作,共同推广“万胜压缩机”这一新的品牌。
唐威力留下了张海明带来的两台压缩机样品,开始“试卖”。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次“试卖”不仅使威力公司成为万胜压缩机厂最佳的合作伙伴,也使两位老总由此成为多年的莫逆之交,开始了堪称制冷界的经典的合作历程。可以说:张海明的成功有着唐威力浓重的一笔;同样威力公司也借助“万胜”积累了丰厚的原始资本。
唐威力与烟台精密铜管厂的合作更验证了他:“商道”即“人道”经营理念。
烟台精密铜管厂成立之初是烟台郊区的一家村办企业。当时的制冷配件市场铜管的销售不像现在这样普遍,生产铜管的厂家更少,交通运输也是十分的不便。铜管的销售受到了诸多的影响,资金成为烟台厂发展的最大限制。唐威力看准了铜管销售的市场前景,为烟台铜管厂注入资金,开始了与烟台铜管厂合作。
威力公司由此开始向全国制冷配件市场销售烟台精密铜管。威力公司运输铜管的卡车一天一次往返于济南与烟台之间,公司门口天天排满抢购铜管的客户。长驻烟台的销售人员直接送货到沈阳等东三省地区。把铜管厂当作自己工厂运营的唐威力不仅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也建立了威力公司全国的销售网络。烟台精密铜管成为全国知名的品牌。
九十年代末,制冷配件市场上铜管利润变薄。威力公司开始逐渐减少低利润产品的销售,烟台精密铜管厂亦开始淡出零售市场转向工厂销售,共同的战略转型才使两家公司逐渐减少了共同的合作。
国内经济的发展同样给制冷界带来蓬勃的生机,各种类型的企业如同雨后的春笋争相而出。市场的变化改变了旧有的模式——生产厂家销售渠道下沉,零售商数量增加,经销的利润越来越薄。竞争的加剧使的各生产厂家销售政策混乱无序。唐威力意识到:必须要改变经营思路,寻找销售政策稳定,具有高附加值、高起点、高技术含量的国际级品牌,重新塑造威力公司新的品牌形象。
2001年,唐威力接受了香港百年公司的邀请,以“泰康”压缩机华北代理的身份加盟泰康销售阵营。泰康这一国际品牌开始借助威力公司的销售网络在华北市场热销。众多新的高端客户由此被唐威力纳入威力公司的销售网络。谷轮、太阳、艾高、卡士妥、斯坡兰……各种国际级的制冷配件品牌开始进驻威力公司。制冷市场上也逐渐形成了“用真货,买品牌,找威力”的共识。就这样唐威力轻巧的完成了对自己新品牌形象的塑造,重新整合了自己的销售网络,为他以后的投资办厂,做全国级代理商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
2002年,唐威力通过多年在市场上摸索出的经验及对市场走向的透彻的洞察,开始了自己的二次创业——投资办厂,生产蒸发器、冷凝器、组装制冷机组。
工厂在建厂前,唐威力已经作了长达三年的准备:市场调查、资金积累、企业形象的塑造、技术员工的提前培养;管理人才的系统培训、企业产品的市场定位、寻找短期回报的市场契机……。等所有的准备工作就绪,2002年的4月份:唐威力正式注册成立济南百福特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威力公司成为其最大的股东。同年的八月份,百福特的产品正式在市场销售。
有人说:唐威力是有福的人,而这种“福”恰恰体现了唐总的远见与胆识。
2003年,山东滨州的“冬枣库”市场达到空前的高峰。良好的市场定位,便利的地理优势,物美价廉的优势产品,多年的“威力”效应,百福特的产品在这一年的滨州卖“火”了:工厂昼夜加班,销售人员轮番上阵,生产量不断的上升,可市场依然供不应求!
同是这一年,内蒙的“奶罐机组”市场成功的启动,由扎根“生芽”到遍地开花。短短的一年,百福特的产品同样“火爆”内蒙。
华北、西北市场启动,销售上却断了货,工厂的生产已经达到了顶峰,无疑,“百福特”这一新品牌形成了空前的增值。品牌形象树立成功了,投资收回了,唐总的二次创业就这样轻松的完成。
如果说唐威力2003年的发展存有偶然的因素,那么百福特2004年的持续增长就确确实实的印证了他超强的市场操控能力。
百福特新的产品“保鲜王”机组在这一年开始推向市场。
西南、西北、华东、东北开始批量供货,华北、山东、内蒙销量稳定上升。
专人负责的外贸的销售正式启动,冷凝器,“保鲜王”机组出口到土耳其、韩国、俄罗斯。
在滨州的“冬枣库”市场衰落到几乎为零的情况下,唐威力依靠策略的调整依然使百福特保持了高比例的增长。
威力公司也开始了自己的策略调整:低利润产品销售规模缩小,谷轮、泰康
等品牌产品代理的销量持续的增长,规模效应开始凸现,增加“地球”系列产品的全国代理。
2005年,经过长达一年的谈判,唐威力用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完善的销售网络征服了德国格斯特石油华工的总裁沃利斯先生,成功的取得了格斯特冷冻油全国的总经销权。一个月的时间,他就完成了全国销售商的设立、布点。无疑,国内沉寂多年冷冻油市场格局又将重新改写。
百福特公司的生产线改造基本完成,设备更新结束,“低温宝”系列机组开发成功,冷库系统配件出口订单顺利签约,工程公司开始正式启动,唐威力的公司又要迎来一个新的增长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