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战略首提约束性指标
《计划》确定了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能源发展的路径,将重点实施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绿色低碳和创新驱动四大战略。提出加快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并提出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8亿吨标准煤左右,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等一系列约束性指标。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要达到15%,天然气比重达到10%以上。
正在美国访问的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教授在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计划》的最大亮点,是首次提出了一系列能源发展的约束性、刚性指标。解读这些指标,就能看出国家在鼓励什么、限制什么。企业必须认真研读。比如,目前,我国石油和天然气进口增长很快,石油对外依存度超60%,天然气达到30%。按照《计划》,到2020年,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5%左右。这意味着今后一段时间,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进口,就不可能再增加了。
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毅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计划》首次提出“节源”的概念,意在保障能源安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石油、天然气、煤炭、新能源等不能一味地依靠进口。企业在安排生产时,对此必须有清楚的认识。
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计划》提出到2020年,风电和光伏装机要分别达到2亿和1亿千瓦,相比“十二五”的规划装机目标翻了2倍多。这些刚性指标与政策的出台,令光伏企业感到十分鼓舞。
广发证券北京分公司机构业务部总经理张欣告诉记者,《计划》提出要重点突破页岩气和煤层气开发。到2020年,页岩气产量力争超过300亿立方米。这是近几年来,国家在政策层面向页岩气行业劲吹暖风的继续。页岩气勘探开发的设备提供商和油井服务商等一大批页岩气相关企业将直接受益。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产业发展部主任孙伟善表示,石油和化工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和支柱产业,节能减排是长期性、战略性的任务。目前,包括风能、核电、光伏、生物质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占比还不大,开发、利用生物能源的潜力很大。最近几年,石化联合会一直持续推进的能效领跑者行动,就是落实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推进行业节能减排的具体体现。联合会还将加大力度推进此项活动。
业界观点
打造能源升级版
二是抓好全球首套煤油气资源综合转化项目的平稳运行和示范推广,加快实施油煤共炼、合成气制油等工业示范工程建设,积极推进一大批新的资源综合转化利用示范项目,提升资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深度转化水平,努力打造延长石油产业升级版。
三是围绕国家能源发展的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加大科技研发和攻关力度,努力在陆相页岩气、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综合转化等方面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同时,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级科研中心建设,为国家能源的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管理节能大有可为
比如可视化4W能效诊断分析系统,可实时、直观地监测设备或装置运行状况,计算出生产过程中用多少能源才科学合理,实际生产浪费了多少能源。经过石油化工、水泥、电力、食品等行业的实际应用表明,节能量可达在3%~15%。 随着国家能源战略行动计划实施,管理节能技术必将拥有越来越大的市场,逐步成为国内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
再造发展新优势
公司将找准石化和盐化有机结合的创新点和效益点,研究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环境友好和资源集约利用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突出技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构筑循环经济体系,推进产业产品升级,打造国内领先、独具特色的石化盐化一体化产业基地。
三大板块铺就未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