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国空调企业核心技术竞争

2009年06月22 08:00:00 来源:中国制冷网
由于中国暖通空调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的战性空调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知名空调企业蜂拥而入。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大比拼的“战场”。高端产品在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推出的时间差和产品更新换代的时间都在不断缩短。国外企业加大了核心部件制造业务向国国转移的力度,随之而来的是跨国公司研发的本土化。有多家公司已经或正在中国设立其研发中心。中国空调市场的竞争必将走出价格竞争甚至营销手段竞争的误区,逐渐演化为技术的竞争,特别是企业核心技术的竞争。

从空调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这个产业链来分析,国内空调制造企业呈现出“两头弱,中间强”的态势。我们的优势是在生产环节,很大程度上还在吃“劳动力便宜”的老本。在研发、工艺和销售领域,国内企业的实业还足以与国外企业抗衡,产品的研发、设计、改进和工艺流程主要来自国外。如果定位于“世界空调制造中心”,就决不能满足于生产、加工和装配环节,而应谋求向高端攀升,占据更重要位置,这就必须依靠核心技术的支持。

我们老在说“核心”技术,究竟什么是空调设备的核心技术呢?

产品整机和核心部件的发明、创造和革新当然属于核心技术。比如,所谓“数码”压缩机、真正的新型环保制冷剂(笔者加上“真正”二字是想有别于某些“勾兑”品)、适用于新型冷媒的制冷机、传动装置中的空气轴承甚至“磁悬浮”轴承、制冷机cop和风机效率的大幅度提高、新型换热器都是空调设备制造中的核心技术。于是,毋庸讳言,中国的企业由于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欠缺,在这方面并不具优势。2001年中国的专利授权量为114 251件,而暖通空调行业的专利授予于只有817件,只占总数的0.7%。即使在这817件专利中,发明专利也仅有51件,只占暖通空调专利数的6.2%。在这区区51件暖通空调发明专利中,又有80%是国外来华申请的。这不能不使我们暖通空调从业者们汗颜。

那么,暖通空调是不是像有人评价的那样,是一门没有核心技术的专业?我们是不是就永远甘居人后呢?笔者认为,我们也有自已的优势。由于空调设备要向面向不同的气候区、不同的建筑功能和建筑形式及不同的能源结构,而不同用户又会有不同的舒适性需求和不同的使用方式,因此,空调技术是更贴近市场、更注重应用的技术,它更应该体现地域化和人性化。最熟悉中国的国情、风情和人情的当然是我们这些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国外企业为什么要实现研发的本地化?还不是希望其产品能贴近中国的广阔市场、满足中国人的需求,从而占领中国市。笔者一直不能认同把住宅空调产品(尤其是户式中央空调产品)归属于家电领域。感觉从流水线上成千上万按同一规格下来的产品是不可能满足各种各样的需求。比如房间空调器,市场上就那么几种冷量规格。同样的1p机,用在哈尔滨和用在三亚,不可能有同样的效果;用在中间层房间和有西山墙的房间,也会有很大差异(日本国内市场上的家用空调产品就有许多种规格,消费者可以有多种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空调与同样隶属家电范畴的彩电有很大的区别。消费者购买一台彩电是完全个性化的行为:想作为一种享受的,可以买一台背投;想省点钱的,买一台21寸彩电一样看。彩电买回家,除非是偏远山区,一般在城市里接通电源的就可以看。空调则不同,所需冷量的大小是由地域、建筑决定的,消费者不可能人人具备什么冷负荷、气流组织、温湿度、甚至卡诺循环方面的知识,这就需要专业人士进行量体裁衣式的设计。空调还需要安装,需要与建筑形式、室内装修等很好的配合。而空调的个性化更多地体南在它的控制功能和环境品质的保障功能上。因此,空调应该是“工程”,是建筑设施之一,应象供暖系统,从来没有人把供暖设备作为家电;另一方面,空调又应该是“人的空调”是为人的,是为人的需求服务的。在国外有很多专门从事空调制冷系统集成的公司,号称为用户提供“solutions”,却根据用户的环境需求将空调部件“攒”成适用的系统。这种服务,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在国外,还有一些专门从事合同制能源管理的公司,或者,有很多设备制造公司将其主营业务扩展到合同制能源管理中。合同掉能源管理要针对不同用户提出不同的节能改造方案,既在技术上先进、又在经济上可行,实现用户与公司的“赢”。这也是一种核心技术。

所以,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并不神秘。近来有不少国内企业,设立了自已的研发机构,并投入资金用以建设实验装置,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笔者建议,应建性能源测试室和人工气候室,加强在系统整合和应用效果方面的研究。除了硬件之外,还要配备相应的软件。模拟、仿真、cfd、在线诊断、数据采样和分析,这些都是现代实验所必备的条件。企业可以针对自已产品的应用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案进行研究。企业也应该有超前的研究。超前的、前瞻性的探索和研究实际上是对消费的引导、服务的延伸和潜在市场的开拓。一个高明的企业家,不仅要看到碗里的,还要看到锅里里的,更要看到地里长的。不经过艰苦、详尽的、全面的研究就能马上变现赚我的技术是没有的,除非是“水变油”之类的骗术。

笔者曾经引用过这样一句话:“三流企业出产品,二流企业出技术,一流企业出标准”。我国的空调设备标准很多是引用国外标准,中国加入wto以后,更多的机电产品标准很多是引用国外标准,中国加入wto以后,更多的机电产品标准向国际标准或发达国家标准靠拢。这标志着中国的制造业正在融入全球化进程。但是正如笔者在前文中指出的,空调设备有地域性的特点,除了基本原理和基本构造外,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比如,制冷机的“综俣部分负荷值(iplv)”在建筑节能和能耗分析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以前国内标准都是引用美国ari标准。美国ari 550/590标准1992年版中是用美国ashrae总部所在的亚特兰大市的气象参数计算得到的。后来ari发现用一个城市的气象参数提到的iplv并不能覆盖全美气候区,因此在1998标准中将全美按纬度划分成11个气候区,因此在1998标准中将全美按纬度划分成11个气候区,从中选出29个代表性城市,得出新的iplv计算式。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制订的冷水机组标准中完全照搬了ari的计算公式(即根据亚特兰大气象参数计算得到的),可想而知,它是不可能适用于中国的。所以,在2002年修订中干脆取消了iplv。如果我们的企业能够结合自已的冷水机组产品,开展中国的iplv的研究,同时根据ari规定的测试标准在企业的实验台上进行实测,那对于国际接轨、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标准的过程,就是一次创新的过程。这不是核心技术又是什么?

希望国内有实力的企业,能更多地关注国家标准体系建设。更希望在国家标准中,能体现更多的原创性成果。

这里,笔者想引用一段报道:“有42%的日本公司不久前底气十足地预测,不论在全球市还是在日本市,它们都会赢得与中国产品的竞争。究其原因,65%的公司认为,日本拥有先进的技术开发能力”。日本成为世界空调制造中心所走过的道路值得我们借鉴。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