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制冷空调专业产学研论坛”召开
据悉,由西安交大、清华大学、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主办,陕西制冷学会协办的第一届“中国制冷空调专业产学研论坛”于2011年8月4日在西安市南洋大酒店顺利开幕。此次论坛历时两天,支持单位为丹佛斯中国、艾默生电气公司和基伊埃冷冻技术(苏州)有限公司。参会研讨的嘉宾有各大高校制冷、建筑院系的教授学者,中国制冷、家电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社会知名制冷、材料企业,以及相关行业的人士代表与学生代表等上百人。 中国制冷空调专业产学研论坛旨在建立中国制冷空调专业产学研技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充分展现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在技术创新中各自的优势和成果;交流产学研结合经验,努力推进成果的对接及转化,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探寻企业技术需求,研讨未来研究热点及方向,提高制冷空调专业的前沿技术水平。 本次论坛研讨的主题有:新型制冷空调及热泵系统、高性能制冷压缩机、强化传热及新型换热器、制冷工质替代及可再生能源在制冷空调中的应用技术。 会议上,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秘书长张朝晖作了“中国制冷空调产业节能技术发展现状分析”的主题报告,他强调,拥有数亿家电用户的中国,节能市场前景广阔而任重,及早掌握自主、核心技术是中国制冷行业发展的关键。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刘挺总工则提出未来家用电器的发展方向为节能技术、环保技术、智能技术和网络技术,与会代表对此给予了肯定的意见。 在4日下午的研讨论坛第一分会场,西安工程大学黄翔教授、大连冰山集团单莉部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李安桂教授、湖南大学周晋副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则韶教授、安徽工业大学黄志甲教授、中南大学曹小林教授与行业内人士进行了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及节能技术的探讨。主要提出了产学研相结合,开拓蒸发冷却空调技术、中国农村住宅太阳能利用标准化设计、新型高效热泵装置、采用蒸发冷却/热管技术的复合型冷却器等观点和发展新思路。 制冷工质替代及新装置开发则为本次论坛第二分会场的讨论主题。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陈江平教授、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朴春成部长、上海理工大学张华教授、武汉科技大学刘秋新教授、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王瑞祥教授、基伊埃冷冻技术(苏州)有限公司卓存真博士、山东美琳达再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李钢总工等人与参会人员讨论了制冷空调领域制冷剂替代技术的进展、空调系统中自然能源的应用、纳米冷冻机油的空调压缩机开发、二氧化碳热泵热水器研究与开发,分享了日美欧各国低环境负荷制冷剂技术开发及标准修订动向等信息,达成在十二五节能减排战略中天然环保工质将是制冷等行业发展主要方向之一的共识。 本次论坛第三分会场的主议题为高性能压缩机研发及应用,主要围绕能提高压缩机性能的材料工质、结构设计、摩擦磨损等方面的研究与进展展开讨论。会上,艾默生电气公司苏晓耕副总裁、大连三洋压缩机有限公司周英涛部长、西安庆安冷冻机温筠高工、西安交通大学吴建华副教授、丹佛斯中国吴小平总监、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田长青研究员、淄博华光永磁材料有限公司史新强副总经理分别作了压缩机技术在空调制冷领域的发展趋势、压缩机高能效研究、转子式压缩机的摩擦磨损行为及减摩技术、高性能旋转压缩机开发与应用、Danfoss磁悬浮离心压缩机、电冰箱用线性压缩机的研究与开发、注塑磁体的开发及其在空调制冷行业中的应用的报告。与行业内共同分享了各企业、单位的研发新项目与技术进展,提出了在稀土、铜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关键部件制材成本上升的情况下,提高压缩机性能的难点与突破点。并认为,电磁损耗,移动部件之间的摩擦损耗,高低压泄漏和制冷剂流动过程中的流动压降损耗等将成为行内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本次研讨会议期间,西安交通大学的何雅玲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的吴恩融教授、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得张秀平总工以及清华大学的史琳教授等人也分别作了制冷相关报告。整个会议期间,不断有众多行内人士就自己关心的话题向研讨报告人发出提问以及自己的看法,讨论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8月4日下午6时许,此次论坛的集中讨论环节在与会者意犹未尽的感觉中结束,8月5日进入自由交流时间。至此,第一届“中国制冷空调专业产学研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并为今后中国制冷空调的产学研长足发展建立了专业的技术交流与信息共享平台,为今后各高校、企业、研究院所及行业协会紧密联系,双方、多方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部分会议现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