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空调:20年中国制冷产业华美转身
从全球主要的空调生产制造基地转变为世界最重要的制冷研发基地,中国用了20余年的时间。20多年来,中国制冷空调产业已经从当初单纯的引进和仿制外国空调器产品逐步转变为通过自身努力形成了系统的自主研发能力,并逐步赶超日美等传统制冷强国,成为世界制冷工业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此次全球首台高效直流变频离心机组在格力的下线,不仅标志着国内制冷空调企业在历经多年的苦心研发之后,终于打破了国外企业在中央空调领域的垄断,而且还攻克了中央空调领域的多项世界难题,掌握了连国外企业都不具备的核心技术,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制冷空调产业的技术进步。
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秘书长张朝晖表示,格力电器之所以能够占领行业技术研发的制高点,一方面与格力近年来在核心技术上的研发和投入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也是格力几代技术研发人员苦心钻研、勇于创新的结果。它也当之无愧的成为了中国制冷产业的骄傲。
跨越“转型期”的中国制冷
回顾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制冷产业的发展即可发现,国外制冷巨头为抢占中国市场,不断提升对中国的投资水平,而以格力为代表的中国制冷企业则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以应对,经过了20多年的竞争博弈,市场的天枰已悄悄地向着“中国创造”倾斜。
珠海市政府相关负责人曾对此进行了颇具代表性的总结:1996年以前建立的外资企业大多以输出资金为主,真正提供技术的外方投资企业相对较少。而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许多国外制冷巨头开始加大对国内投资的力度,投资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中国制冷业也开始由单一的加工组装产业开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由以制造为核心转变为建立研发中心。这种战略转变意味着,中国制冷市场的巨大潜力将逐步得到释放,中国制冷空调企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目前,中国制冷空调行业企业与国际机构间的合作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2009年2月18日,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在珠海举行盛大的全球战略合作发布会,这是境外空调厂家第一次在产品设计、零部件开发阶段与中国企业开展强强合作、平等对话,在中国空调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世界制冷看中国中国制冷看格力
在中国制冷产业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日益严峻的环境与能源挑战对中国制冷产业提出了新的课题。据了解,目前我国仍然是能源消耗大国,其中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25%左右。而建筑空调系统能耗约占建筑能耗的50%,因此空调系统的节能已经成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前,相关部门已经初步确定全国近40座城市作为“十二五”期间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要求每个城市未来两年内完成改造建筑面积不低于400万平方米。按照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专委会统计的数据,目前全国既有建筑面积430亿平方米,其中公共建筑面积占一半以上,节能达标率不足10%。如果以每平方米建筑的改造成本2500元到3000元计算,公共建筑节能市场规模可达50万亿元左右。
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中国商用中央空调的使用率占商用空调行业的45%,全国目前有近5亿平米的大型公共建筑采用大型商用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