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中国空调行业继续在整合中前行
2005年,空调市场的整合继续上演,在供大于求的矛盾中空调厂家数量不断缩减。但行业价格恶战趋缓,价值战、高端转型成为新亮点。
整合成为2005年市场的主旋律。在整合的大背景下,市场竞争走向两极分化,大品牌和小品牌之间的竞争差距越来越明显。格力、美的、海尔三大巨头在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方面的竞争力显著提升,特别是规模化效益日益彰显。而以澳柯玛、双菱、奥克斯、扬子为代表的中小品牌则在不断进行战略转型,寻找和拓展新的市场空间。以志高、格兰仕、海信、长虹为代表的品牌则明确提出了做大做强的发展目标,面临的压力和机遇并存。东洋等品牌则被市场淘汰出局。
而2005年市场的整体竞争形势也不乐观:一方面,国家宏观调控之后,紧缩银根,市场经济形势严峻,许多企业的融资水平和资金链的健康运营面临着严峻考验。另一方面,行业内部的洗牌趋于白热化,“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东洋等一大批空调厂家关门倒闭,许多厂家原先享受的“拖欠上游供应商款,下游经销商还预付货款”的操作模式受到了影响,供应商不愿意欠款,而经销商则不轻易打预付款,特别是国美、苏宁这类大商家不存在预付款的操作模式。如此一来,进一步加速了行业的操作难度,近期内行业的洗牌和重组还会加速。
空调厂家的运作模式在行业由快速增长转向缓慢发展的阶段,也悄然转变,由原先的盲目无序投入转向精细集约化投入,并且十分注重投入产出比。而市场竞争方式也由停留在外部的价格恶战、概念比拼,转向内部的技术创新、品牌影响力提升等内部实力的竞争,这也预示着今后空调行业的发展将趋于缓慢,而更为激烈的是整体实力的博弈。
在产品方面,由于国家强制性空调能效比标准开始实施,为节能空调的推广普及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来自于政府、厂商以及消费者等多个环节的作用发力,节能已是大势所趋。但是在空调节能化的背后还面临着如何快速普及、规模化上量,获得更大的市场和社会效益等问题。与此同时,健康和变频空调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发展,特别是在消费习惯多元化的趋势下,成为新亮点,但全面普及还有待时日。
在流通渠道上,随着国美、苏宁为代表的家电连锁在一级市场的全面普及,这些家电连锁企业占据着一级市场上大部分的零售市场份额,还在不断向二级市场拓展,存在于厂商之间的关系却不断恶化。由于家电连锁在短期内难以突破“三分质量七分安装”的空调服务瓶颈,短期内还难以获得快速发展。因此,厂家自营渠道、进军乡镇市场正在成为新大陆。
可以预见,随着市场竞争的走势,明年市场竞争的价格战将会逐步减少,但市场的洗牌并不会就此而停步,建立在节能基础之上的健康空调则将出位,市场发展的重点将是变大为强。
格兰仕的空调梦
说老也不老,说年轻也不年轻。
格兰仕作为全球微波炉领域的霸主,其在空调领域的发展和成长也颇受关注。其多年前便挺身空调领域,随后发展重点一直置于海外,直到2005年,格兰仕空调才开始在国内市场全面崛起。
前些年,借助微波炉在海外市场上的成熟营销网络和操作经验,格兰仕空调竞争的重点一直居于海外市场,对于国内市场少有明显的投入。而随着国内市场洗牌趋于尾声,格兰仕的空调梦越来越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