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战 低碳经济是发展趋势

2010年04月24 08:54:00 来源:赢周刊

随着全球变暖与能源资源枯竭,世界各国纷纷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借此作为世界新一轮产业竞争、技术竞争、经济增长竞争的关键。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中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增强国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需要、缓解在全球排放等问题上面临的国际压力的需要。这既符合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要求,又可以面对来自国际上的挑战。

对于低碳经济,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民众日常生活中对于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的节约其实本身就是低碳经济的具体体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交的报告谈到2010年8项重要工作时,有4项直接或间接涉及低碳经济。其实对于个人而言,低碳经济意味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国家而言,低碳经济意味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既是目标,也是手段。

今年全国“两会”上,低碳经济成为热点,从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到各政协委员的提案,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今后政府经济工作的重点。世界上各国也普遍认识到,要协调气候变化和发展问题,只能选择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

目前,欧盟、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纷纷将低碳经济作为抢占国际市场未来竞争制高点、主导全球价值链的战略目标,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本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俄罗斯、印度、巴西、韩国等新兴经济体也陆续开展低碳经济政策的研究。

目前,中国CO2和SO2的排放总量已远远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自然生态环境已难以承受继续增大的压力。如果继续传统的发展模式和现行产品、产业标准,执行现行的污染排放控制标准,即使实现了所有污染源的达标排放,也难以实现排放总量削减10%的目标。计算结果表明,按GDP年均增幅8%计,单位GDP能耗实现降低20%的目标,那么到2010年全国能源消耗总量还将比2005年增加18%。能源消费对环境的压力仍然是持续增大的。

发改委人士表示,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布局的首选,各国都在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来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谁先发展了低碳经济,谁就有可能有更大的发展优势和发展空间。

据报道,发改委已经完成了中国“十二五”规划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思路研究报告,研究提出“十二五”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发展低碳经济思路,并积极推进在“十二五”规划中加强和完善应对气候变化内容,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规划。

今年要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

3月10日下午,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汪光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和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就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答记者问。虽然节能减排工作目前已经取得积极进展,但解振华坦言,要完成节能目标,任务还非常艰巨。

三大部委透露的数据显示,“十一五”的前4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了14.38%;这与确定的“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尤其去年三季度经济气温回升以来,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快速增长,一些已经淘汰的落后产能又开始死灰复燃,局部地区出现了煤电油运紧张的状况,能耗强度下降的趋势首次逆转,节能减排任务依然艰巨。

温家宝总理在“两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要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一要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提高能源效率。扎实推进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形成全社会节能的良好风尚。今年要新增80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燃煤机组必须同步建成并运行烟气脱硫设施。

二要加强环境保护。积极推进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及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等工作。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1500万立方米、垃圾日处理能力6万吨。

三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和能力建设。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废物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发电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

四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加快国土绿化进程,增加森林碳汇,新增造林面积不低于8880万亩。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新进展。

建设低碳排放的产业体系

今年“两会”,九三学社提交的“关于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提案”被列为一号提案,低碳经济、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成为热议焦点。提案中提出,尽快组织战略研究,统筹考虑中国的发展阶段和现实能源结构,把握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趋势,明确经济发展战略定位,选择适合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低碳已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中国政府承诺到2010年单位GDP能源消耗量减少20%的基础上,进一步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

业内人士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依靠高新技术发展经济,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将成为中国由过去的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模式向低消耗低污染的理想模式转型的契机。同时,这无论对新兴行业的发展,还是对传统产业模式的改造,都可以说是影响较大的关键事件。据统计,今年“两会”共收到政协委员提案5430件,其中,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有2200余件;涉及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类的共770件,8个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都有涉及低碳经济的提案。

在“两会”期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等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代表委员们认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国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不断提高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策的针对性,充分运用多种手段,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十一五”前4年减排成绩来之不易,2010年要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积极推进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及城镇污水垃圾处理、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等工作;发展低碳经济是促进节能减排、解决中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内在要求,也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创造中国未来发展新优势的重要举措,要大力开发低碳技术,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