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反倾销事件背后利益链分析

2005年08月24 15:28:00 来源:制冷快报
“如果此事最终立案,中国空调在全世界的出口都将受到影响。”一位长期从事中英之间家电进出口贸易的人士说。

但是,美国空调进出口贸易的通道中,大卖场占到80%以上,其余由一些个体经销商瓜分。如果中国空调出口美国的关税被提高,就会使像沃尔玛这样的大卖场失去进货的价格优势,利润空间将遭到大幅挤压。”

4月中旬以来,LG电子(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LG中国)的日子很不好过,“LG中国空调被美国进行反倾销调查事件”令其遭受了来自各方的指责。

据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简称机电商会)的数据,中国每年向世界各国出口空调总价值约为38亿美元,其中对美国的出口额达到5.8亿美元。“一旦中国空调受到高关税的制裁,将是一起标的额比前两年的欧盟彩电反倾销案还大的事件。”机电商会家电分会秘书长于治濮说。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何中国家电业一度为此事颇为紧张。

但让很多人不解的是,美国方面完成对LG空调的初步调查后,并没有迅速立案,而是选择先向中国商务部、机电商会等部门“反映情况”,希望由其出面干预处理。

审慎处理的背后是由于此事件牵涉到相互交织的利益。

起因LG

据报道,半年前,某些美国本土家用空调制造企业不满LG空调在美国的低价竞争策略,遂召集律师对LG空调进行调查。经调查,LG出口美国的空调大多是其在中国的工厂———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美国方面初步计算出倾销幅度(保守估计约为35%)。

今年3月,美国方面的律师专门到中国向商务部、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家电分会和中国家电协会“告状”,将其所掌握的资料交予这些部门,并表示:“必须制止和控制LG的低价行为,否则将对中国空调行业进行反倾销诉讼。”

4月中旬,此事被国内媒体公开披露,一时业界哗然。4月12日,家电协会邀请商务部和进出口商会的负责人,与国内主要空调制造企业(不包括LG)在北京商谈此事。据说,此次会议上,商务部的有关领导对企业介绍了美国反倾销立案的主要环节,以及一旦立案的影响,并表示此事并没有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商务部与商会、协会会尽力化解矛盾。商务部还特别劝告到会的空调企业要对媒体和公众“慎言”,不要做出不利于此事解决的过激言行。

而LG中国就此事对商会和协会等有关部门做出的解释是,LG中国公司只负责空调的生产出货,价格均由韩国总部统一制订,所以LG中国“内部均不知这一消息”,“正在与LG韩国总部联系、了解情况”。此外,LG中国的新闻发言人还表示:“LG不会做影响中国市场和中国企业的任何事情”。

其实,出现此事件并非偶然。

“以低价占市场”一直是LG电子近几年高速扩张的主要策略。去年5月,刚刚履任不久的LG电子全球CEO金双秀和中国区总裁孙晋邦对此也都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金双秀当时这样描述自己的目标:“保持LG白色家电世界第三的地位,同时把其他的领域拉到世界前几位。”然而,LG近两年在家用电器(俗称白色家电)领域的业绩却不尽如人意。根据LG公开的财报,2004年第四季度,LG家用电器部门亏损了100亿韩元。2005年第一季度,LG电器部门的销售额同比下滑了5.5%,运营利润同比下滑了19%。

LG电子首席财务长曾将家电业绩下滑的原因归结为“韩国国内市场需求下降以及韩元升值”。这就刺激了LG向海外市场的扩张力度,也是在这样的战略下,LG中国工厂对美国出口的空调直线上升。

根据中国海关公布的2004年中国空调出口数据,2004年中国对美出口空调645万台,其中LG对美出口为210万台,占全国对美出口总量的32.5%。而LG出口单价比全国平均出口单价低20.9%。虽然,这个数字不能直接套用到LG出口美国的价格,但是,LG出口价格较低却是不争的事实。

利益之争

“如果此事最终立案,中国空调在全世界的出口都将受到影响。”一位长期从事中英之间家电进出口贸易的人士说。

但是,美国空调进出口贸易的通道中,大卖场占到80%以上,其余由一些个体经销商瓜分。如果中国空调出口美国的关税被提高,就会使像沃尔玛这样的大卖场失去进货的价格优势,利润空间将遭到大幅挤压。

事实上,中国空调对美国出口起步不久。目前,不少中国企业已经通过美国的UL认证,成功进入美国市场。海尔、格力、美的等主要制造商每年对美国的出口量都在不断增加。

此外,美国本土还有一些老牌空调企业,如开利、惠而浦、飞达仕等。它们或在美国本土还有一些工厂,或将主要产能转移到中国(如飞达仕中国工厂就以反销美国为主),还有的以贴牌方式向中国厂商定购一些空调在美国本土销售(如惠而浦)。

“其实,在美国市场与LG空调正面冲突最大的是美国的本土品牌。”华凌空调国际业务部的李子兰说。中国空调企业除海尔外,很少有在美国打自己品牌的,多数企业都是为一些大卖场贴牌。而以自有品牌出口的LG,近年来靠低价策略在美国市场扩张迅速,直接冲击到美国老牌空调企业的利益,难怪业内都传言,这次LG事件的主要推动者就是这几大品牌之一。

但是,一旦中国空调产业被诉倾销,LG完全可以将出口主力转移到其设在东南亚等地的工厂进行,规避反倾销的制裁。这样,正在美国市场崛起中的中国空调厂商将成为最大受害者。“我们可能会被征收百分之几百的关税。”按照去年10月中美洲国家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对中国空调裁定的52.79%到343.16%的反倾销税,李子兰的这种担心完全可能。

不过,生产企业只是整个出口贸易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据李子兰介绍,去年华凌出口北美10万台空调,绝大多数是卖给沃尔玛和HomeDepot的,只有几千台是通过其他经销商。据业内人士说,中国空调通过大卖场和其他外贸经销商出口到美国的比例为8:2。

这样看来,中国空调被罚以高关税后,不但将迫使沃尔玛和HomeDepot等卖场停止向中国进口空调,像飞达仕和惠而浦这样直接从中国进口空调的美国空调企业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现在就连告LG的美国空调企业本身也不愿意这件事最终立案。”一位家电协会的人士这样说。

行业自律

去年10月,中美洲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诉中国空调倾销后,机电商会和家电协会就告诫中国企业要注意出口价格自律,警惕美国和欧盟国家的连锁反应。

2004年以来,中国的空调出口一直实行“同行协议价”的自律制度,由机电商会以“预核签章”的形式负责监督。但是,就是这一道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保障措施,像LG这样的跨国企业,很多产品都是按照“来料加工手册”的规定出口,很容易就避开了签章制度。李子兰说,LG空调出口美国的价格要比华凌低10%-20%,“这个价格我们的确做不出来”。不过,她也承认,LG自己可以批量生产压缩机,成本上的确占优势。而国内的空调企业,除美的拥有与东芝合资的压缩机工厂外,大多都要向国内和日本压缩机厂商购买,“中间还要被剥一层利润”。

但是,这两年中国空调产业的利润来源对出口的依赖度越来越高,去年,中国企业共生产空调6000万台(套),其中出口2800万台(套),内销不到2000万台。所以,对跨国公司的出口策略也不能听之任之。是否会借此次“LG空调事件”,出台新的出口管理制度,于治濮没有正面回答。不过他说,对于来华投资的跨国公司,中国一向给予各方面的优惠,但如果它们的某些行为真损害到中国的行业利益,中国的《对外贸易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也会对其做出制裁。

于治濮说,如果美国出口受阻,欧盟和其他地区的出口竞争势必更加激烈,中国家电业多年经营形成的稳定的海外市场格局将面临重新洗牌。

4月22日,LG中国总裁孙晋邦赶到北京,与中国家电协会理事长霍杜芳会面,这是双方就此事进行的首次面对面沟通。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