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寒流下的启示

2009年11月04 09:17:00 来源:空调制冷大市场

自“轮胎特保案”开始,我国便陷入多国相继发起的反倾销措施包围当中。有关人士担心,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遏制类似贸易争端的发生,将会产生连锁反应,对我国乃至全球经济形成严重的冲击和影响。

勿让保护主义阻碍经济复苏

近期频频发起贸易争端的美国、欧盟等,实施保护主义的案件主要集中在不属于高科技产业的“夕阳产业”。出于增加就业等目的,西方保护主义者希望向欧美早已失去竞争力的制造业回归,将海外潜在的竞争对手阻挡在国门之外。然而,早已失去竞争优势的欧美国家,在当前全球产业分工已经明确的背景下,很难实现其目的。著名的勒纳定理早已指出:对进口商品征税,完全等同于对出口商品征税。

尽管当前全球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但威胁复苏的因素仍然存在。目前的经济复苏动力主要来自大规模的政府刺激计划,对拉动经济的效应可能会延续到2010年,但之后可能“断粮”,需要消费拉动。但私人消费能否跟上并保持足够的力度,目前还是个变数。

另外,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经济对全球经济复苏贡献巨大,但许多亚洲经济体属于外向型结构,其对世界经济的推动离不开出口,出口复苏预期将成为亚洲经济重要动力。在美欧等世界主要市场内需不振和贸易争端增多的情况下,亚洲的出口环境发生变化,出口型企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积聚。任何贸易保护主义行为,都可能对相当脆弱的复苏构成严重伤害。假如世界经济出现“二次衰退”,复苏之路将变得更加漫长。贸易自由化是大势所趋,贸易保护主义者最终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推动产业升级是治本之道

目前,针对全球的贸易保护行为,我国政府和包括制冷企业也迅速行动,一方面,利用世贸组织规则以及欧美国家的法律,积极应对,据理力争,以减少可能出现的损失;另一方面,积极采取反制措施,对相关国家出口我国的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以警告相关国家。

但是,这一切都是治标之举,而非治本之策。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企业应对贸易保护的能力,还是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升级的步伐。

第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从低端制造向高端研发转变,提高我国企业和产品的科技实力与科技含量,从而从根本上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加快产业升级步伐。一方面,要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步伐,对传统产业从技术、管理、生产工艺、生产流程、核算方式、市场营销手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和提升;另一方面,要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步伐,对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工业,要加大投资和开发力度。

第三,优化产业结构。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难言合理,表现为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比重过大,低端制造业比重过大,无效或低效企业比重过大等,极容易受到贸易争端的影响。为此必须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落后企业、落后产品。

第四,防止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我国企业应对贸易争端能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行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导致我国企业产品的效益和附加值很低。。

总之,要有效防范和应对贸易保护,就必须统筹兼顾、标本兼治,从根本上解决可能出现的愈来愈多的贸易纠纷。

敬请关注>>论商台>>http://lst.hvacr.cn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