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自我,强者的个性风范
特灵是世界暖通制冷领域的最强者之一,这是无人能够质疑的正确概述。然而,在与之能够称之为最强者一类的品牌或者企业中,特灵的风格又显得是最具有个性的,这一点却是唯一的概述。
特灵空调系统公司亚太区总裁 阮健平
曾经耳闻过特灵在美国总部的“技术墙”,据说是在一面长长的墙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特灵自创建以来所拥有的各式各样的专利技术,这应该能够很好的解释为什么业内对特灵形象比喻是“ENGINEER(工程师)”。如果在由规模、利润、技术三个要素组成的坐标中定位,相信特灵的位置相较其他的竞争对手而言,也是更多的是朝着技术的方向无限延展。坚守在技术上的无限追求,这就是特灵空调的第一个性。
特灵在执着于技术的同时,在市场策略尤其是在销售中,也同样的坚守自己的风格个性。所以也就有很多人的评价是其属于“保守派”的典型,比如可以听到很多人的“抱怨”,“为什么市场中热卖的产品特灵却没有?”;“为什么在同类竞争对手中,特灵的价格属于高端?”等等,最典型的事件就是在去年的销售系统调整中,特灵引入了昂贵的海外营销管理人员,但是其同类竞争对手却恰恰相反,这些也每每显露着特灵坚守自我的个性魅力。
然而,在审视特灵时可以看到其所具有更为理性的市场。在其客户群中,追求价格、利润空间的,永远不会是主流,特灵最为关注的是更加重视整个生命周期成本的顾客,所以会聘请更多的系统工程师,以帮助包括设计院、建筑承包商等在内的客户,理解整个市场周期节约成本的理念;特灵一直明确了“系统方案供应商”,为客户提供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这一点基本也就是去年年底轰动业内的江森自控与约克合作的根基,但不同的是,特灵是在早在1978年就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自控业务,并一直到今天;同样,高薪聘请的海外职业经理人带来了丰富的销售管理经验,与年轻激扬的本地团队相得益彰,使得特灵的销售在今年上半年获得的进步也有目共睹。这些,也足以能够说明特灵坚守自我的价值。
在获得自我发展的同时,特灵在回馈社会上同样如此。多年以来,特灵除了在产品研究上,为市场提供绿色空调技术,产品使用对环境友好的系统和冷媒,以降低能源消耗、削减温室气体排放,还一直投入大量资金支持中国的节能环保事业,从而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这些,是市场中的强者更应当具备的风范。
而特灵,也一直在坚守自己的承诺。
所以,很荣幸能够有这样的一个机会和特灵空调系统亚太区的最高指挥官阮健平先生进行直接交流。
“中国现在很注重在中西部的发展,对我们公司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我们将加大对西部的投入,包括在西部建立第三家生产基地,这也是我这次来成都的目的”
特灵的亚太区总部和分销中心位于上海,与建立一年的研发中心在一起。特灵在中国设有两家生产基地,分别在太仓和中山,在中国设有40家销售办事处。特灵立足中国,致力于满足中国市场对创新技术的不断需求。特灵在中国开展业务已有超过25年的历史,在中国拥有大约1700名员工。针对中国中西部经济地区的飞速发展,特灵预见到了它蕴藏的市场潜力,提前对此做好了充分准备,并有可能在成都建立第三家生产基地,以便更加快速的对中西部市场做出反应,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比起我三年前见到的成都,现在整个成都的经济已经都活起来了, 因此从我们的角度来讲,就可以做很多新的贡献,尤其是在建筑方面,包括对所有旧楼楼宇的改造。改变这些楼宇耗电,浪费电的缺点,我可以比较有信心的说,经过的我们的改造,一般可以节省电量25%-30%,我们在上海做过这方面的改造工程,而且效果很好。是否把第三家生产基地设在成都,要看成都的地理位置,运输条件,有没有合适的员工,通过这两天的考察,我觉得成都的可能性很大,是我们建立生产基地的理想地方。另外,东北也是我们考察的一个重点。在美国,我们的生产基地有6个,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暖通空调市场,仅有两个生产基地是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因此我们肯定还要找到两三个合适的地点,在地理空间上我们很明确,一个在西部,一个在东北。”
“特灵的技术优势在节能,在环保,从我们公司成立的第一天起,就将此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并为中国暖通空调、制冷整体水平的提高及环境保护公益事业无偿投入”
特灵的各种暖通空调系统为中国提供了高效、低排放的解决方案并展现了环境设计的未来,在为绿色建筑提供绿色空调技术方面长期占据领导地位。特灵的暖通空调产品使用对环境友好的系统和冷媒,可以在降低能源消耗、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把对臭氧层的影响降到最低。特灵还投入大量资金支持中国的节能环保事业,包括在与能源相关高等院校设立奖学金、支持和赞助绿色建筑和工业节能项目国际研讨会等。特灵在关注和追求空调领域的成功和对客户承诺的同时,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如参与保护大熊猫行动等。特灵公司曾获得美国国家环保署颁发的“大气保护奖”、美国可持续楼宇工业委员会颁发的可持续能力“最佳实践奖”等众多奖项。
“我们开发产品,是看效率来开发的,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对大气层破坏最低,对全球变暖影响最小,对环境最安全。特灵的R-123空调是市场上最为节能高效的产品。R-123可以降低空调的运营成本,并降低能耗达18%——这意味着二氧化碳的排放得到了降低。事实上,如果每年销售的离心式冷水机组空调系统都能象R-123 那样高效节能的话,减少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相当于种植140 万株树所能达到的效果。在节能环保方面,我们在中国做了很多的工作,包括跟建设部签定了一个备忘录,并设立了一个‘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在北京工业大学、重庆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三所大学设立了专门的奖学金,以奖励那些在节能环保方面作出贡献的学生。而且,每年建设部的市长培训班都会邀请我们,给全国的市长们讲解绿化节能环保的话题。”
“太仓工厂扩建后,将成为我们在亚太地区最大的工厂,不仅服务于中国,也服务于亚太,甚至欧洲、美国,明年,我们将把一部分的压缩机放到这边来生产”
今年5月15日 ,特灵空调举行了太仓工厂新址项目签约及奠基仪式,特灵空调全球总裁克拉克·基塞(Craig Kissel) 在仪式上宣布,扩建其位于江苏太仓的生产基地,以更进一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除中国两家工厂外,特灵在泰国、马来西亚、台湾设有另外三家工厂。同时,特灵将在太仓工厂建立一个研究实验室,是除美国本土在外面唯一的实验室,为特灵全球服务。在中国市场的带动下,特灵在亚太市场的增长快速、稳定,预计2010年将达到10亿。
“特灵空调的起步是从太仓开始的,当地政府对我们的支持很好,我们许多员工也在那边服务了很多年,扩建给了我们很大的机遇。我们将在太仓建立除美国之外全球唯一的研究实验室,足以证明我们对中国的重视,明年,我们还将在这里生产部分压缩机。所以,太仓的角色是很重要的,它不单是为中国生产的基地,而是一个亚太跟全球的基地。我们在亚太市场的销售也是令人满意的。三年前,我们的销售额只有 3 亿美元,现在已经达到了6 个多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10个亿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增长就是在中国,在中国市场龙头作用的拉动下,我们对亚太市场的发展是很有信心的。在销售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基础的改革,包括对大小机组销售队伍的整合,现在我们的销售方式是去推荐一个系统,而不单单是一个离心机,或者末端。”
“全部百分之百本地化是一件好事,应该有一个过程,要由有销售经验的人进行培育”
去年,特灵对销售体系进行了调整,比较引人注意的是在管理层引进不少的海外职业经理人,这个似乎与特灵其他几位竞争对手在营销高管层面的“本土化”策略背道而弛,对此,阮总是这么认为的,“我们在中国90% 以上的人是本地的,中国有很多很有能力很能干的年轻人,但是经验还不够,需要靠有经验的人来培育,很多企业,包括我们企业,在中国最大的挑战就是管理方面,在美国销售人员都有二十年以上的销售经验。因此如果我们要去做系统的销售的话,就要提高他们的经验,但经验不是明天就可以有的,需要去实践,但我们估计五、六年之后将改变这种情况,全部本地化也是可能的”。
“我们今年的销售额要比去年增长15%以上,对于我自己来说,不同的阶段是不同的学习,甚至到现在我还在学习”
去年,特灵中国进行了销售上的调整,针对特灵去年以及今年上半年的市场表现,阮总说道,“去年我们做了调整,可能多多少有一点风波,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从去年第四季度起,我们已经开始稳定了,我对今年的成绩也很满意,一个季度比一个季度好,照这个增长趋势,第三、第四季度我们应该也很好,包括正在进行的价格的调整,我们是希望市场能明朗化,能稳定。因此,今年我们的销量应该能比去年增长15%以上,我有这个信心”。
在从商之前,阮总曾在新加坡空军服役18年,从军界到商界,阮总认为,在军队的经历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在军队的经历,使我看待问题的角度比较深比较广,包括组织能力,在军队你可以组织好,在外面基本上不是很大的问题,包括怎样去领导,跟下面的人沟通,这很重要。另一方面,我出来后参加了几家美国公司,每个公司的文化不同,就算你是领导,你也要有这种能力来使人家愿意跟你打交道,来说服人家买你的东西,这是不断的学习过程,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学习内容,甚至到现在我还在学习”。
人物介绍 阮健平
阮健平先生是美国标准集团下属特灵空调系统公司亚太区总裁,负责特灵公司在该地区的业务发展和运作并带领公司在亚洲取得业务增长。阮先生常驻特灵公司亚太区总部——上海。
此前,阮健平先生于2000年8月被任命为霍尼韦尔公司亚太区总裁,常驻新加坡,负责管理霍尼韦尔公司在亚太地区的业务运作,并与全球各战略业务部门的高层管理人士共同推动公司业务在这一地区的增长和扩展。
阮先生于1994年加盟联信公司,负责该公司在中国的航空业务。此后阮先生被提升为联信中国投资公司董事长,兼民用飞机部门北亚区副总裁,负责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韩国以及日本的业务运营。1999年,在联信与霍尼韦尔合并后被任命为新霍尼韦尔公司亚太区航空部副总裁。
加盟联信之前,阮先生曾担任新加坡航空服务公司的副总裁兼总经理以及新加坡航空公司负责业务开发的副总裁。此前他还在新加坡共和国空军任职达18年之久。
阮先生先后在新加坡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取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一级荣誉)和MBA,并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学院获得高级管理学位。阮先生曾多次获得嘉奖,包括因大学成绩优异而被授予Mobil金牌、SGV金牌和国际商会奖,以及在空军服役期间因表现出色被授予一枚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