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吉隆坡到深圳(连载1)
进入中国大陆
1991年,马来西亚政府终于全面开放到中国经商的大门。奥维尔工业是丰隆集团内第一家到中国设厂的企业。奥维尔工业的董事经历刘万明在总经理会议上提出进军中国的蓝图。老刘说:“我们公司现在正是到了尴尬的年龄,说大不大,说小也不算太小。但是无论如何,要和欧美、日本企业竞争确实是差距很大。现在我们已经占据了东南亚市场的一定分量,所以我们必须寻找一个比较大的腹地。打仗要讲究腹地,这样粮草辎重才能供不应绝。只有一个够大的腹地才能养育一家有规模的企业。兵法说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胜胜就是这个意思。
目前真正能培育大企业的腹地除了美国和欧洲,恐怕就是中国了,日本都不够大。我们黄皮肤的是不可能以欧美做为腹地的,你能接受别人,别人也不能接受你,所以剩下来的就只有中国了。所以到中国设厂是迟早必须进行的事。既然是这样,迟去就不如早去了。在丰隆集团中,恐怕只有我们集团是以华文教育背景的人为主力的,这也是我们到中国去的优势。”
老刘继续说:“刘备要出兵,只要一开口问谁要出战,张飞、赵云、魏延都会争先恐后地抢着要带兵出征,连老将黄忠都不甘心落人后。今天我们要到中国大陆去建设桥头堡,谁志愿出征呢?”
资深的总公司总经理何育才毛遂自荐出征中国大陆,他于1992年带了五位年轻干部到深圳市平湖村建立深圳奥维尔工厂。
收购麦克维尔(McQuay)的过程
我忙着约克合资工厂(OYL Condair)的日常管理,忙的焦头烂额,除了和工作有直接关系的人,连老刘都没什么接触。一天,我的同僚——约克销售公司总经理梁锦羡告诉我:“我们可能要收购麦克维尔(McQuay)。”
麦克维尔是美国第四大的空调厂,数年前被一家搞投资的企业——通用施耐德(Schneider General)当着资产来收购了,之后经营业绩很不理想,所以时有传闻,想要套现。不久,老刘也兴致勃勃地告诉我同样的消息:“不过这里头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
“谁?”在这种情况下我总是非常直接了当,因为我知道老刘喜欢侃,而在侃的过程中喜欢卖关子。
“姜太公!”老刘的侃劲又来了:“你孙子兵法不是很熟悉吗?会用于吗?”
老刘总是喜欢把你搞懵了,然后才回答自己的问题:“你会用孙子第十三篇吗?我们亚洲人去美国管洋人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许多日本人都失败了。所以我找了一位在空调界很有威望的洋人来当美国总裁如果他不答应出来,那么我们恐怕不能进行收购。”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