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有望近期推出
在日前央行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构建多层次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扩大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成为下一阶段央行的主要政策思路之一。日前从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获悉,为贯彻落实人民银行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的有关工作部署,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探索中小企业债务融资方式,交易商协会召集部分主承销商和信用评级公司,共同商讨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债券的发行问题。
在此次会议上,与会人士就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进行了讨论,同时,交易商协会也对近期推出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债券作出初步安排。据了解,首批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发行正紧锣密鼓地展开。目前有主承销资格的商业银行正在积极谨慎筛选优质中小企业客户,为能尽快推荐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进行前期准备工作。至此,酝酿已久的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有望在近期推出,短期融资券市场将迎来新的发行体。
业内专家表示,中小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一方面可为中小企业通过市场融资提供有效途径,缓解中小企业资金之渴,而且也有利于中小企业优化财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还有利于丰富投资渠道,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债券市场结构优化。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始终深受各界关注,而管理层也一直多措并举地力促这一难题的解决。近期,为支持中小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央行对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原有信贷规模基础上调增5%,对地方性商业银行调增10%,专门用于中小企业以及“三农”方面的信贷投放。而近期浙江等地小额贷款试点的推广,也有望疏导民间资金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利用银行间市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若得以实现,无疑将成为另一重要的融资渠道。
在政策准入方面,央行今年发布的《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并没有对短期融资券发行企业在政策准入上设立“门槛”,这为中小企业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扫清了障碍。并且,短期融资券市场的成功经验,也为中小企业发债提供了实践经验。
众所周知,债券市场的重要功能,是对违约率不同的债券作出不同的定价,最终达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债券投资者通常利用债券组合投资来分散信用风险,以谋求违约损失最小化或收益最大化。在发达的国际债券市场中,产品种类十分丰富。以美国为例,国债、政府机构债、市政债、不同信用评级的公司债应有尽有,满足了各类融资和投资方的需求。近年来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迅速,但高收益的企业债、信用差异大的产品都处于严重缺失状态。债券市场几乎全部是最高信用评级产品,收益率相差不大,市场单一。低评级的高收益债券市场亟待开发。而开放高收益债券市场,帮助不同的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专家表示,中小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不仅拓展了市场上发行主体的规模,使得市场层次更加丰富,债券收益率曲线更加真实有效。而且,中小企业参与银行间市场的发行,为探索推出低评级的高收益债券市场提供了契机,有利于推动债券市场结构的不断优化。
不过,一些分析人士对此仍抱谨慎态度。有业内债券市场人士认为,相对于大企业,中小企业各方面信息不够完备,银行比较难以了解。此外,就短期融资券的性质而言,作为一种无担保信用债券,市场对发行人即融资主体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发行者通常具备较强的实力、健全的财务制度和相当高的信用等级。因此,国外商业票据市场上的融资主体大多数为实力强劲、资信优良的大型企业。我国目前的情况也不例外。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我国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公司治理薄弱的现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导致决策的主观随意性,同时也为转移资金、逃废债务等不法行为提供了便利。所以,在短期融资券的信息披露方面,应有针对性地探讨事前预防、严格披露、监管得力等措施。信用评级是短期融资券市场定价的重要依据,中小企业的参与将打破市场主体仅为信用级别高且无差别的大型国企垄断的市场格局,这对信用评级机构将提出严峻的挑战。同时,投资人也需要进一步提高风险识别与判断能力。显然,中小企业发债在信息披露、评级制度等方面对短期融资券市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招商银行资金部的一位负责人则表示,鉴于目前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具有政府背景的信用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发债提供担保,或者是尝试几家中小企业联合起来发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