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峰:男人的成长之路
美国著名摇滚巨星Bob Dylan的经典歌曲《Blowing in the wind》开头有这样一句呐喊:“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 笔者愿意这样理解:一个男人要经过多少磨难才能成为男子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认为“磨难”是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催化剂,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也是很多身处逆境之中挣扎的人们安抚心灵、坚定信念的警世恒言。
江苏天勤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雪峰
年少辍学,踏上谋生路
盱眙,王雪峰的老家,一个近年来以小龙虾闻名全国的县级市,地处苏北(江苏习惯上将长江以北的市县称为苏北,与苏南对应),经济发展相对苏南显得缓慢而落后。因为家庭贫困无力供其继续读书,刚刚初中毕业的王雪峰选择了辍学到上海打工谋生。王雪峰说他现在还会不时的回忆起当时离家的画面:夕阳下,一个瘦弱的少年背着大大的行囊在父母饱含泪花及不舍、愧疚等情绪的双眸的注视下沿着一条狭窄的起伏不平的乡间小路向远方走去,眼中充满了对未知的兴奋、惶恐以及对未来的迷惘。
到了上海之后,王雪峰才发现谋生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雪峰自嘲当时的自己就是一个“三无少年,无文化、无技能、无年龄(年龄太小,不符合大部分工作的年龄下限)”,适合他的工作基本没有,在老乡的帮助下王雪峰终于找到了他的第一份工作——在一个建筑工地上给工人们做饭。这样的工作做了半年的时间,在一个亲戚的帮助下,王雪峰最终在上海的一家镀膜厂找到了新的工作。
王雪峰说自己从小就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心里一直有一个信念:既然没有文凭那么就一定要掌握一门技术,将来可以靠着技术自己做老板。镀膜厂的工作王雪峰一直认为没有技术含量,或者说通过镀膜厂学到的技术成为老板的可能性太小,因此在正常的工作之余王雪峰打算自学一门技术,最终他选择了学习空调维修,按照他的想法以后可以开一家空调维修店。在之后三年多的时间里,王雪峰开始了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空调维修的生活,通过三年的时间他基本上掌握了空调维修的技术,而巧合的是王雪峰的哥哥当时在上海做空调安装维修,在工作之余王雪峰也会帮着哥哥一起去安装维修空调,将书本上学到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虽然很辛苦,但王雪峰自己心里很高兴,他觉得离自己的理想又进了一步。
加盟台佳,进入中央空调行业
机会一定会青睐有准备的人的,1998年,台佳招聘售后服务人员,王雪峰凭借自己学习的空调维修技术进入台佳工作,成为了台佳售后服务部门的一名员工,而这也是王雪峰首次接触中央空调。虽然原理基本相同,但是中央空调与家用空调在许多方面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学习了家用空调维修技术的王雪峰进入台佳之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学习历程,通过一年的时间王雪峰对于中央空调产品的安装、维修等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
经济学家约·凯恩斯说“性格决定命运”,王雪峰性格中的“野心”也注定了他不可能在售后服务的平台上默默无闻的呆一辈子。在进入台佳售后一年的时间之后,台佳的领导发现王雪峰在销售方面比较有天赋,个人能力较强,于是将他从售后服务部门调入了业务部门,负责产品的销售。王雪峰也确实有能力,刚刚做了三个月时间销售,他就在上海市场签订了一个项目,虽然金额不大,但证明了王雪峰在销售方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一单的签订让王雪峰找到了真正值得为之打拼一辈子的事业。
王雪峰与苏北市场的结缘源自其参加的一次暖通年会,在这次会议上王结识了一些苏北地区的暖通专家,在年会结束后虽然当时的台佳并没有开辟苏北市场,但王雪峰仍然与这些专家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不久王雪峰通过这些专家接到了苏北的一个项目,这让台佳的领导看到了苏北市场的潜力,准备在苏北成立办事处开辟台佳在苏北的市场,王雪峰被任命为台佳徐州办事处的经理,负责台佳在苏北市场的所有业务。
2001年,王雪峰孤身一人来到徐州,因为之前台佳在苏北市场基本上属于空白,年轻的王雪峰在上任之后需要面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快速的搭建台佳徐州办事处的组织架构,在这个陌生的城市,王雪峰开始了一个人的战斗:找办公地点、找自己住的房子、招聘办事处的人员、开拓客户关系。王雪峰形容自己当时“就像一个陀螺,不停的快速的旋转,不敢停也不想停,害怕一旦停下来前期所做的一切都会倒塌下来。白天还好一些,毕竟有许多工作要做,没有时间去想其它的事情。但到了晚上的时候感觉到非常的难熬,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和朋友,特别不想回自己租住的暂时的‘家’,常常是一个人坐在楼道的楼梯上,等到实在太困了就爬到床上睡觉,第二天醒来继续重复着一天的工作。”劳累、休息不好再加上对饮食的不习惯,王雪峰到了徐州的第一个月体重整整减轻了20斤,为了能够在苏北市场更好的推广台佳,在总部提供的费用不够的时候王雪峰甚至将自己的工资贴了进去。功夫不负有心人,2001年台佳在苏北地区的业务蒸蒸日上,当年完成了年度回款300多万元,虽然数额不大但却填补了台佳市场的空白。有了第一年的开门红,在随后的几年里,台佳在苏北地区的业务呈现了稳步增长的态势,王雪峰也在市场的磨练中不断成长。
成立泽源,王雪峰白手起家 2005年,一直有着“老板梦”的王雪峰最终选择了离开台佳,成立了属于他自己的泽源公司,真正踏上了创业的道路。虽然离开台佳多年,但是念旧的王雪峰对于台佳当年给自己的帮助仍然铭记在心,在王雪峰的心目中是台佳将他领进了中央空调行业的大门,台佳是他在中央空调行业的老师。虽然离开了台佳,但是王雪峰不会忘记台佳在他成长道路上给予他的帮助,尤其是在刚成立徐州办事处的几年,通过亲力亲为的组建办事处让王雪峰熟悉了一个公司成立的流程以及如何管理一家公司,这为他在以后自己创业的过程中经营管理公司打下了基础。成立泽源公司后,王雪峰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最紧迫的是资金的问题,从台佳出来创业的王雪峰并没有充足的资金进行公司的运作,而这时的台佳因为王雪峰的离职也想通过另一种方式进行双方的合作,因此台佳找到了王雪峰希望王能成为台佳在苏北地区的代理商,双方一拍即合,第一年作为代理商的泽源公司完成了近600万的销售规模,这一年也让王雪峰完成了自己的原始资本积累。
有了第一年经营的顺利,王雪峰的泽源公司在设备销售的发展上顺风顺水,业务也逐渐拓展到工程安装施工层面。但是在工程安装业务上,王雪峰碰到了一个头疼的问题——机电设备安装资质!很多大的项目在招投标的过程中都对工程公司的安装资质有一定的要求,但是泽源公司因为成立时间较短,许多条件尚达不到申请安装资质的要求。这并不是泽源公司一家的问题,行业中很多的安装公司都面临着这个问题,通常的情况下,这些安装公司会挂靠在一家有安装资质的公司旗下进行项目的操作。王雪峰在开始时也曾考虑过这样操作,但是他意识到这样做的一个弊端:无法长久健康的发展,他所做的所有的项目都是在为挂靠的那家公司打响知名度,跟泽源公司没有关系。为了能创出自己公司的知名度,王雪峰最终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自己升级机电设备安装资质。
经过几年的努力,2009年,王雪峰的泽源公司终于取得了三级安装资质,也是在这一年,泽源公司正式更名为江苏天勤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在公司名称的选择上,王雪峰一直想用“江苏泽源”这个名称(因为他五行缺水),但是这个名称已经被别的公司注册了,王雪峰只好再想另外一个名字。在王雪峰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字“天道酬勤”,这幅字是王雪峰在一个拍卖会上买下来的,他认为他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并不是自己的能力有多强、水平有多高,最重要的还是因为自己那颗不甘寂寞勇于进取的“野心”,同时还有自己比别人更加勤奋的工作,最后再加上一点好运气和朋友的帮助。在回忆了自己踏上社会的拼搏之路后,王雪峰最终决定将公司的名称确定为“江苏天勤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一方面是告诉自己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更加勤奋的工作,另一方面也想要告诉自己的员工只要足够勤奋就一定可以做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2011年,江苏天勤取得了机电设备安装二级资质,王雪峰非常开心,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无自豪的说:“当年选择自己升资质的时候没想到过程是这么困难,只是觉得不是自己的东西用起来不舒服,也会受制于人,所以才决定自己升。这么多年下来终于升到了二级资质,我觉得之前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毕竟现在国内像我们这样的公司应该并不是很多,我相信我们未来的发展一定会更加顺利。”
接触多联机,开辟新天地 从接触中央空调开始,王雪峰的业务范畴一直都是以水冷机组为主,并没有与多联机发生交集,而且水机市场当时在中国的中央空调行业占有极大的市场份额,多联机在当时虽然也已经在市场上有了较好的发展趋势,但整体市场份额还没有超过水机。王雪峰与多联机的接触完全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的一位朋友有一个项目需要用多联机,这也是王雪峰做的第一个多联机项目。这个项目改变了王雪峰在产品经营上的思路,他说:“当时项目的多联机组用的是三星,做的时候才发现多联机和水机相比有一些优势,安装施工的时间比水机要短一些而且安装简便,用户使用的时候也可以实现分户计量和使用,做完这个项目之后我就感觉多联机在未来的发展一定会更好,我们公司也要根据市场的走向调整经营产品的策略。”
不得不说王雪峰对市场感觉的敏锐让天勤公司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决定重点做多联机之后,王雪峰开始了与日立、美的、三星等主流多联机品牌的合作,更利好的是恰如王雪峰对市场的判断一样,多联机尤其是变频多联机的市场以令人咋舌的速度快速扩张,凭借着多联机市场整体的大发展,天勤公司的营业规模也逐年以翻倍以上的速度递增,在2010年天勤公司的整体营业规模过亿元,随着业务的发展,江苏天勤除总部徐州外,在连云港和宿迁分别成立了办事处,成为了苏北地区极有影响力的设备销售商和工程商,也成为了日立、美的、江森自控约克品牌、大金、天加等国内外知名品牌的重要合作伙伴。
目前王雪峰感觉天勤公司的业务发展非常顺利,但是在人才方面尤其是能独当一面的人才非常缺乏,这也成为了天勤继续高速发展的一个瓶颈,毕竟天勤公司成立的时间还不长,这种需要长期积累的底蕴还有些欠缺,王雪峰一方面通过挖掘公司内部的潜力,加强公司内部的人才储备;另一方面开始向社会招聘人才,快速的解决目前发展所面临的瓶颈。
经过这么多年社会的历练,王雪峰的心态有了一些转变,他不再固执的认为勤奋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尤其是生意做到一定的规模之后,作为公司的老板已经不能仅仅依靠勤奋来解决问题,而是要在大方向上保持清晰正确的判断,在道德品行上能够提升以结交更多的朋友,因此王雪峰将原本悬挂在自己办公室的“天道酬勤”的字幅放在了公司的办公区以提醒员工要为了他们美好的明天勤奋打拼,在自己的办公室他则选择了两幅字来警醒自己,一幅是“厚德载物”,另一幅是“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