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行业进入市场寒冬
地源热泵已经兴起多年,其中也不乏政府的政策支持,近几年,各地政府明显的资金补贴也逐渐加入,按理来说,地源热泵的发展应该已经进入蓬勃旺季才是,为什么这两年市场不升反降?行业人士不禁要问:“地源热泵怎么了?”
地源热泵行业市场持续下滑
地源热泵系统的优势的确明显,一方面运行节能性好,另一方面可替代化石能源减少排放,但能不能把地源热泵系统做成节能系统,关键不仅在于地源热泵本身的方案,还牵扯到设计、施工和运行的合理性以及与之匹配的系统及末端的适配性。
近些年,在节能减排大势驱动下,地源热泵系统应用越来越多,特别是近两年国家政策面支持也渐渐增多,地源热泵发展如火如荼,但是这2年水地源热泵市场经过市场爆发性的增长到市场下滑,2013年受各方环境、政策的影响,水地源热泵市场继2012年出现27%的下滑后,再次出现19%的下滑。
初投资成本太高市场推广存在困难
就拿一个普通的几百平米别墅来说,装一套地源热泵系统不下10万,同样的价格安装家用中央空调,户式多联机等,可以安装3-5套。
盲目发展暴露问题市场叫好不叫座
水地源热泵在国内市场发展前期,由于盲目追求绿色空调的概念,在很多不适合发展水地源热泵的工程项目中应用了水地源热泵产品,导致一些项目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对水地源热泵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放眼全国,地源热泵工程屡屡出丑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就是在缺乏强大技术支持和实施手段的情况下,不少项目依旧硬着头皮上马,给后续运营埋下无限隐患。也因此,水地源热泵产品的销售一直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局面。
一个项目是否适合使用水地源热泵产品,有关单位需要对项目所在地的相关水质、地质等条件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有关理论值的基础上进行论证,才能最终看出项目是否适合使用。所以对于地源热泵的推广,我们一定要尊重科学、严格论证,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学、高效的系统应用方案。
政策捆绑一定程度也阻碍地源热泵发展
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地源热泵在中国的发展目前仍处在单纯依靠政策推动的环境中。目前国内空调市场,地源热泵的市场份额不足10%,地方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等手段,给予使用地源地泵的企业和项目资金奖励与补贴,成为地源热泵产品走向市场的最大推动力。用心良苦,换来了并非相得益彰的结果。利益蛊惑下,不少人为了争取资金铤而走险,地源热泵项目一哄而上,其结果可想而知。
行业标准和技术应用规范尚不完善
地源热泵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通常需要水文地质勘察、城市市政管理、地下水环保部门、机械、电力、建筑环境与设备等不同部门的协调配合。为了更健康地发展地源热泵系统,文件要求相关政府部门对集成商的资质进行评定和认证,应在设计、施工和监测部门建立专项资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