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巨贾六月价格战大对撼
2002年06月06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前言:6月,随着韩日“世界杯”不断步入高潮,各国足球队展开激烈拼争;同样地,伴随着夏日的到来,苏宁、国美及多个空调厂商发动的新一轮价格大战也如“世界杯”一样——6月1日,是中央台天气预报宣布北京正式进入2002年夏季的第一天。而炎热的夏季正式开始,一直引而未发的全国空调大战也终于由苏宁、国美等连锁家电销售商全面启动。
苏宁六月大甩卖
5月29日,全国家电业巨头之一的苏宁电器集团总裁张近东宣布,从6月1日起苏宁举办为期一个月的空调节,并以“最优惠”的价格启动全国空调市场,预期销售量为35万~40万台左右,销售金额约为10个亿。
苏宁电器新闻发言人刘增宏向记者透露,苏宁6月将推出包括1匹卖666元、1.5匹卖1666元等众多惊爆价的空调,整体降价幅度为5%~8%,还推出有华宝、华凌、松下、美的、海尔、海信、长虹、乐华等买断品牌的1.5匹挂机主销机型。而这些品牌苏宁定制、买断订单均在亿元以上。
与此同时,苏宁还准备了另一撒手锏———签名售机,三洋总经理崛正、广州松下总经理黑木和比幸、美的集团副总裁方洪波、乐华总经理梁伟等家电“大腕”在苏宁空调节现场签名售机,优惠幅度高达1000元左右。据悉,同日,其在上海地区的第二家大型家电卖场开业。而到年底,苏宁在上海地区将组建7家大型卖场,北京地区7家,广州地区4家,全国其他地区直营店将增加20多家,许多加盟连锁店也将开业。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由苏宁拉开的全国性空调出货大行动中,其一系列低价着实让人吓了一跳,预计今年令人怦然心动的空调价格决战时刻终于来临。
国美降价大反攻
苏宁刚刚宣布降价行动,国美随即就在上周末举起价格屠刀,发起更猛烈的降价行动反攻。为显示其降价力度,国美各门店在本周末放弃传统的赠券促销,干脆采用最直接的降价方式,并向一二线空调品牌开刀。其中,海尔、长虹、LG等一二线空调品牌部分型号降幅高达500元~700元。海信、松下老总也在本周末被请到国美门店签名售机,为国美的空调促销助阵。
据悉,在北京国美的特价名单里,爆出许多前所未有的“低价炸弹”,海尔的某款1匹健康型空调首次突破2000元大关,长虹某款1匹冷暖壁挂机和1匹分体壁挂机分别下降400元和500元,LG的两款分体空调有近15%的降幅,日立的1匹分体机也降到了2000元以内。此外,美的、海信、松下、新科等空调都卷入到这场空调价格大战之中。
记者了解到,由于国美、苏宁尚未在广州驻扎,故对广州地区的空调价格亦未形成直接冲击。不过,在国美已经进驻的深圳,铭可达马上宣布,从6月1日起,LG、凉宇、日立、三菱、珍宝、富士六个一直“高高在上”的洋品牌集体降价,平均降价幅度达30%,开创洋品牌空调最大降幅先例,并已经突破国产一线品牌同等机型价位。
空调厂商急谋“翻盘”
对于苏宁率先发动新一轮空调大战,苏宁电器总裁张近东解释,从5月看,今年空调销售一直很温和。分析其原因,天气是主要因素,其中华南、华北、华东的天气都出现了反常,厂家对此很急。而近段时间天气开始热了起来,市场也随之启动。由于担心天气有变,苏宁利用这次降价改变空调熊市,而厂家考虑到目前正处于生死存亡之时,为了扭转全国空调大盘,于是放下条件,走到一起来。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空调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产品,而销售季节性非常明显,一年只做一个极短的“波段”,这就注定了其经营中的特殊风险。而今年由于天气反常,国内大部分城市的空调旺季迟迟不到,急坏空调企业和经销商;再加上上游厂家冒出来的百万台大户一长串,5月库存积压达到史无前例的400万台,连向来以低库存著称的洋空调此次也难逃“库存浩劫”,为了减轻库存压力风险逼着大家集体择机抛货。
有业内人士透露,此次连锁巨头以及洋品牌空调的集体跳水,将点燃2002年度空调“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相信为了争夺关乎生死的6月,全国各地的家电卖场和国产空调二线品牌会有所反应,并可能由此引发更大规模的空调大混战,将使空调行业走势再起新的悬念。
■沈关学:走出营销误区
近段时间,空调的价格恶战令人关注,企业是否已陷入价格战的误区?现行的营销模式是不是真有问题?
传统模式急需革新
现行的销售模式表现在,制造业几乎包揽了所有本该属于流通业承担的市场职能:仓储、配送、分销、终端建设、售后服务……在流通不发达的年代,这种销售模式确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近几年,国际大公司大踏步进入中国市场,引领了中国流通业革命性的变化,国内国美、苏宁、三联、华联等全国连锁店蓬勃发展,区域连锁如雨后春笋,已成燎原之势,与其相关联的物流配送业也正在走向规模化。流通业的营销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而且越来越强大,进而转移给制造业的费用成倍增加。作为制造业就要相应地调整市场策略,适度收缩市场职能,专注制造和研发,确立企业优势,以最理性的价格与流通业结盟,共同承担市场职能,以大大降低市场营运成本和销售费用,提升企业的赢利能力。
库存销售未计时间成本
尽管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物价一直低迷,内销不旺,一定程度上出现通缩,实际上,人民币承受着升值的压力;家电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过度竞争导致价格逐年降低。连锁流通业的推波助澜,家电价格竞争更趋白热化,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产品的寿命周期缩短,加剧了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价格的进一步降低,电子产品价格的变化就更快。传统销售模式,表现出企业规模越大,配送职能越强,仓储量就越大;市场销售方式表现为库存销售,库存销售方式在彩电、空调业表现得更为明显。这种库存销售实际表现为负资产销售。大多数规模企业习惯于淡季库存生产、库存销售,而没有考虑时间成本,纵使企业今年表现良好的业绩,实际上企业承担着时间成本增加,即库存产生负资产,也埋下过后亏损的隐患。
个性化销售成趋势
价格竞争是最直接最原始的竞争手段之一,凭借低价做大规模是可以的,但大不等于强,利用价格在打败对手的同时,自己也遍体鳞伤,无力抵抗市场风险,家电企业陷入恶性价格战的误区,以低价抵抗低价,以价低制造轰动效应,除此,无其他新意。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经济融入全球,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张扬个性化销售,适应电子商务发展。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现代市场营销的重要筹码,为客户定做,客户参与设计,产品更具亲和力,销售更具个性。
因此,我国现行的销售模式到了必须赋予新的内涵的时候了,应该用贸易的观点来改造传统的经营模式,每批订单,每一份合同,都是一次市场行为,必须有收益,制造业收缩市场职能,真正做到向零库存销售过渡,从而达到提升企业的赢利能力。
(作者曾在中国当时最大的“容声”冰箱厂任销售部长,现为科龙三洋冷柜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