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行业深陷“质量门” 国内企业太过着急
在上述家电质量问题中,有外资品牌,也有国产品牌。外资品牌和国产品牌家电质量纷纷在国内市场上折戟沉沙,这让普通消费者疑问重重。为何国内家电质量问题总是频发?是谁在给家电质量松绑!
深度传播机构家电观察家朱新艳认为,外资企业在中国频频出现质量问题,一方面是家电企业入乡随俗,在中国建厂后降低了对产品质量要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外资品牌对中国市场的不够重视。据制冷快报记者了解,在出现质量问题后,外资企业往往在海外采取召回制,然而同样的产品,在中国市场问题却被遮遮掩掩。由于中国消费者维权意识薄弱,在消费维权时不够团结,结果这样反而助长了外资企业的气势,使得召回难期。
目前除国外品牌质量门多发外,国内家电企业出现的质量门事件也不少。空调制冷大市场专家认为,国产家电出现质量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存在设计方面的缺陷,一方面则来源于国产家电企业太过着急,从而大大缩短了研发和检测周期
拿一台笔记本来说,在研发过程中,产品检测可能需要采购部、研发部、质量部等对产品原料和产品性能的各项指标检测。然而,由于产品上市往往需要把握时机,为了赶在时间节点上市,产品在进行性能检测时,可能会将一个月的检测期压缩到10多天内进行。这就难免会出现有些问题检测不到的情形。
国内企业太过着急的表现,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国内电视机行业。目前国产彩电在两年的时间里,已经三换概念。从互联网电视到智能电视,再到云电视,两年里三换概念,这种产品的更新速度也确实惊人。相反,外资品牌则仍然盯在3D电视上,开发智能科技。由此我们也不免担心,未来云电视的质量是否过硬。
家电质量网评论员张君认为,国产企业除太过着急外,企业追逐利润,压缩成本也是出现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目前,由于国内监管